索引号 | 67470181-5/2024-118890 | ||
组配分类 | 社会救助和福利 | 发布机构 | 首南街道 |
生成日期 | 2024-05-27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主题分类 | 其他- | 体裁分类 | 其他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每个小小愿望都被“看见”!这个社区有面很暖的“心愿墙” | ||
发布时间: 2024-05-27 10:46 信息来源: 首南街道 信息来源: 首南街道 | ||
|
||
“520写下的心愿,这么快就实现了!”5月21日,鄞州区首南街道和顺家园的低保户王师傅收到了特别惊喜:一个剃须刀。 前两天,和顺社区针对辖区低保家庭推出了“满满的都是爱你”系列微心愿活动:“你有想表达的爱意吗?”“你有想感谢的人吗?”把微心愿写下来贴在为众慈善服务工作室的心愿墙上,社区帮你来实现。 活动发布不久,心愿墙上便出现了第一个微心愿:“我想送妈妈一束永生花。”提出心愿的是15岁的困境儿童小含(化名):父亲常年在外务工,他和母亲相依为命,一起度过了艰难的时光,对母亲的感情尤为深厚。 “没赚到钱,但赚到了经历” 越挫越勇、乐观积极的母亲 一周前的傍晚,社工小周和为众慈善服务工作室的慈善义工张美芬走进小含的家,母亲陈平(化名)热情地接待了他们。 映入眼帘的是一间温馨的小屋:奶白色的瓷砖贴纸覆盖在了原本灰败的墙上;窗台下几盆绿植开出了星星点点的花;餐桌旁、冰箱上,摆满了他们的单人照、母子合照。40平的住房面积不大,但被收拾得整洁明亮。 “我们今天来是专门对低保家庭进行走访的,阿姐你的荨麻疹现在好点了吗?”小周善意地“隐瞒”了微心愿的事,为了到时给小含母亲一个惊喜。 陈平不疑有他,撩起袖子指着手臂上一块块泛红凸起的疹子说:“这会儿好多了,到了半夜发作得更严重,又痒又痛。”原来,49岁的陈平年轻时为了赚钱,不注重身体的保养,底子一直不太好。这几年为了治疗慢性荨麻疹四处就医,花掉了不少积蓄。 “抵抗力差,干活又比别人拼,导致现在身体越来越差。”陈平指着餐桌上一堆保健品说,“这是我现在在卖的产品,是增强免疫力的。自己也在吃。”作为低保家庭,虽然陈平在享受民政的每月低保救助,但奉行“勤劳致富”理念的她依旧为了生活四处奔波,她从门槛最低的销售做起,她用一己之力撑起了整个家。 “我的人生目标有两个:好好赚钱、好好教育孩子。”提起儿子小含,陈平嘴角眉梢全是笑意,“儿子性格像我,乐天派,从不抱怨家里条件不好。”她指着抽屉里的千纸鹤介绍道,这是几年前小含亲手折的生日礼物,她一直好好保存着。 “这个微心愿我认领了!” 儿子耗时一周给母亲准备小惊喜 58岁的陈美芬是为众慈善服务工作室手工花小分队的一员,她用丝绒扭扭棒做的各式花束形态优美、栩栩如生,参加义卖时经常被一抢而空。 一日,她在工作室看见了心愿墙上小含的微心愿,当即认领。“做花刚好是我擅长的领域!如果孩子愿意学我可以教孩子,他亲手做的相信会更加有意义!” 随后,陈美芬和社工一起上门,走进了小含家,也了解到了这对母子的故事。她颇为感慨:“我愿意成为那个使者,传递小含对母亲的爱。也希望能够发挥自己的特长,把这份爱更加具象化。” 陈美芬单独联系了小含。在得知妈妈会收到自己亲手做的永生花束之后,小含连连答应,“陈奶奶我一定认真仔细学!”“每天晚上六点半,为众慈善服务工作室见。”这是属于“祖孙俩”的甜蜜约定。 玫瑰花、芭比粉,小含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陈平喜欢的花和颜色。 一朵丝绒玫瑰有八瓣花瓣,每瓣由4根丝绒棒剪切、热熔组合而成,做这样一朵玫瑰花需要半小时。小含每天利用课余碎片化时间做花,一共做了12朵,随后细细挑选了6朵包好。 5月20日当天,当小含捧着花来到陈平面前时,陈平红了眼眶:“这永不凋谢的爱我可要好好留着!摆在家里最醒目的位置!” 这面心愿墙面向居民定期征集微心愿,在特殊的时期也会定向征集不同群体的心愿。这次“520”系列活动就是面向低保家庭,满足他们的心愿。 “爸爸刮胡子一直用剪刀,我想送他一个剃须刀。”“外婆爱看历史书,想送她一套书籍。”这次“满满的都是爱你”系列微心愿活动,社区一共征集到了7户低保家庭的心愿,由为众慈善服务工作室和社区共同完成,传递温暖,点亮未来。其实,这面心愿墙是和顺社区“助连体”服务点的一个缩影,社区一直致力于精准化帮扶困难群体,通过志愿服务团队的力量,让更多的人去温暖他们,实现“弱有众扶”。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