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新型工业化 发展新质生产力 为打造首善之区当好先锋示范提供硬核支撑

发布日期:2024-05-27 09:09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区经信局(转自鄞州日报)

5月24日下午,鄞州区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召开。市委常委、区委书记沈敏在会上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型工业化、新质生产力重要论述精神和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决策和省委部署、市委要求,结合开展科技创新引领、数字经济提质攻坚行动,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对标最好最优、加速创新创造、交出高分答卷,为打造首善之区当好先锋示范提供硬核支撑。

会议邀请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公共政策学院院长郑永年围绕“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主旨授课。

陈兴立、杨慧芳、郑坤法、胡建涌、姚珂军等出席,市经信局、市科技局有关领导到会指导,高新区管委会有关领导应邀参加。会议部署了推进新型工业化暨科技创新引领、数字经济提质攻坚行动有关工作,博威集团、“美康生物”“伏尔肯科技”作交流发言,鄞州经济开发区、潘火街道作表态发言,姜山镇、五乡镇、首南街道作书面交流。

沈敏指出,近年来,鄞州深入实施“强二优三”战略,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在发展先进制造业方面谋划早、举措实,为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打下了较好基础。我们要肯定成绩、找准差距,精准施策、抓紧补短、提质增效。

沈敏强调,要坚持向“新”而生,全力顺势应时谋发展。加快培育新的发展动能,突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推动质量、动力、效率变革,不断增创新优势。加快探索新的路径模式,突出创新主导作用,加快发展新制造、新服务、新业态,加快从要素投入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加快形成新的竞争优势,深入实施“强二优三”战略,以推进“224X”千百亿级产业集群培育为重点,扎实推进产业结构提质行动,形成可持续发展工业体系。

要坚持向“难”而进,全力闯关破局促发展。闯过“数实融合关”,推进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和“智改数转提速行动”,积极发展数字新业态新产业。闯过“平台整合关”,积极引导各大企业加快平台化转型,转变身份、打通壁垒,进一步集聚产业资源要素、构建产业生态圈。闯过“服务聚合关”,结合发展所需,重点聚焦工业软件、科技服务等领域,大力发展高端生产性服务业。闯过“双碳结合关”,以实施绿色低碳发展行动、规上工业企业绿色化改造为抓手,协同推进减污、降碳、扩绿、增长,加快走出高质量的绿色发展新路子。

要坚持向“高”而攀,全力守正创新抓发展。永葆攀高的精神状态,克服“求稳守摊”“因循守旧”“畏难避难”“盲目乐观”心态,咬定目标向前冲、危中抢机勇攀高。做强攀高的企业主体,结合实施制造主体培优行动,全力招大引强,谋划引进一批链主型、总部型企业和项目,以增量优化带动存量调整。提升攀高的能力水平,聚焦新型工业化发展需求,重点提高制造基础、产品开发、品牌创建能力,提高行业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

要坚持向“链”而强,全力集群铸链共发展。做强“上下游”产业链,积极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化产业空间革新重塑,大力推进工业入园上楼、集中布局,形成“上下游就是上下楼”的产业链集聚效应。做实“全过程”创新链,发挥鄞州科技创新力量和科创平台集聚等优势,全域重塑科技创新体系,让科技创新涵盖全流程、各环节。做活“各环节”资金链,加强政府、社会、企业之间的协同联动,统筹发挥经济政策的引导作用等,合力保障企业“血脉”畅通。做优“多层次”人才链,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以加强“三支队伍”建设为契机,突出抓好高水平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统筹推进各层次人才队伍建设。

要坚持向“远”而行,全力笃定前行快发展。立大志,争做百年企业,推动中小企业从上下游企业向“链主核心”和龙头强企跃升、向“专精特新”和“单项冠军”发展,着力实现更大发展。明大义,履行社会责任,主动在打造首善之区、推动共同富裕中推动企业发展,在投身公益事业、慈善事业中彰显责任担当。走大道,坚守原则底线,始终坚守法纪、道德底线,做优质产品、良心企业、放心企业。

要坚持向“优”而为,全力提质增效保发展。聚焦落实优机制,建立完善组织领导、要素保障、协同联动机制,全周期齐抓落实、全方位合力兴区。聚焦改革优环境,深入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持续推进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不断做优一流营商环境。聚焦问题优服务,确保政企沟通“零距离”、问题解决“零延误”、政策落实“零障碍”等,不断提升企业幸福感和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