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228002971601F/2024-118094 | ||
组配分类 | 人大代表建议 | 发布机构 | 东钱湖镇 |
生成日期 | 2024-04-17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主题分类 | 其他 | 体裁分类 | 其他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区电动自行车充电安全管理的建议 |
发布日期: 2024-04-17 14:42 信息来源: 东钱湖镇 信息来源: 东钱湖镇 |
“电动自行车失火夺命只需100秒!”在许多居民楼内,这样的警示语处处可见。让人胆战心惊的警示语背后,是近年来不断攀升的电动自行车火灾风险。据国家消防救援局数据显示,2022年共接报电动自行车(电动助力车)火灾1.8万起,接报居住场所内因蓄电池 (电动自行车充电电池居多)故障引发的火灾3242起。另一组数据是,目前我国电动自行车保有量已达3.5亿辆,相当于每4个人就拥有1辆。 电动自行车作为新型绿色交通,逐步成为重要的交通工具,给人民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电动自行车呈现快速增长态势,据悉,当前宁波电动自行车保有量436万辆。2020年以来,因电动自行车引发的火灾共543起,2023年前8个月,由电动自行车引发的火灾191起。电动车电池质量不达标、电气保护装置安装不规范、不规合理充电等情况很容易造成火灾。电动自行车充电安全不容忽视,关系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一、目前我区电动自行车在电池以及充电方面存在问题 (一)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布点及数量不够。导致电动自行车进楼入户充电、飞线充电现象频发,从而增加火灾隐患。 (二)存在充电桩选址不当、保护设施简陋、安装不规范等问题。易导致电线短路、报警器异常,从而引发火灾事故。 (三)存在充电器质量不可靠、接线板质量问题、蓄电池和充电器不匹配、充电池老化以及私自改装电池等问题。 (四)监管不严,重视不够 (五)虽然在充电方面出了具体的要求,但是在管理宣传上不到位,少数市民存在着侥幸心理,物业管理者重视不够。 二、 就我区加强电动自行车充电安全管理相关建议 (一)合理布局充电桩点位,适度增加数量,满足电动自行车充电需求。 (二)对现有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及充电棚进行改造升级。升级为具备定时充电、自动断电、故障报警等功能的智能充电控制设施;推广安装电气火灾监控和可视监测系统;在充电棚安装悬挂式灭火装置及传感器。对于需要频繁充电的用户,建议使用智能电子充换电。 (三)加强电动车电池质量管理。坚持全过程、全链条、可溯源执法检查。对电动自行车批发市场及销售市场以及维修门店进行监督检查,采取合理措施整顿,保证电池产品质量。 (四)重视管理,筑牢安全“防火墙”。加强监督,做好电动自行车使用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坚决整治电动自行车进楼入户、飞线充电,禁止私拉充电线、楼道内充电等危险的充电方式,严禁在建筑内的共用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处等区域为电动车充电。 关于电动车充电安全相关问题,宁波市已出台《宁波市电动自行车充电安全管理规定》,对电动自行车充电及管理有了明确的要求,规定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鄞州区作为核心城区,势必要在《管理规定》 落地上拔得头筹,更高标准落实到位。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