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971767/2024-124157 | ||
组配分类 | 人大代表建议 | 发布机构 | 钟公庙街道 |
生成日期 | 2024-12-25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主题分类 | 其他 | 体裁分类 | 议案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张国萍代表关于加强和改进鄞州区城镇社区医疗服务建设的建议 |
发布日期: 2024-12-25 10:23 信息来源: 钟公庙街道 信息来源: 钟公庙街道 |
近年来,在国家及地方各级政府一系列政策的推动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但是从其建设质量和运行效果来看仍然不尽如人意,加之当前随着城镇从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相继建立,全民医保时代已经到来,这必将对社区卫生服务带来很大的机遇和挑战。从这个角度来看,加强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建设,对我国全民医疗保障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具有很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社区服务机构不健全。随着我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实际居住人口迅速增加,人民群众对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由于缺乏规划指导,部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存在重复设置,布局不合理,服务形式、标准不统一等问题。 (二)社区服务中心整体水平不高。卫生服务技术力量相对比较薄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艰苦、医生待遇低,留不住人才,一些青年医生、医学专业的大中专毕业生都不愿意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致使配备的医生医疗水平不够高,距“全科”服务还有较大差距。这些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区医疗服务机构作用的发挥。这种状况与居民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相差甚远,造成居民小病也要去大医院看的局面。 (三)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不合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供给能力与其发挥的功能不匹配。居民对卫生健康知识和社区医疗服务工作认识存在偏差。一方面居民迫切需求社区卫生服务,另一方面不信赖社区卫生服务,造成医疗资源利用的不合理。大医院门庭若市,人满为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基层服务机构冷清萧条,资源浪费。大批患者盲目流向大医院,不但增加大医院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和患者的医疗费用,也影响其从事危重病、疑难病的诊疗、教学和科研的功能定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自身能力和生存环境,制约了“双向转诊制度”的落实,使“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工作目标无法实现。 二、加强鄞州区城镇社区医疗服务建设的建议 (一)政府要充分重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的作用和地位。政府要把社区卫生服务作为医疗体制改革的突破口,把其真正列入议事日程,纳入本地区经济、社会和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及精神文明建设规划,列入工作目标和考核内容。在可能财力下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财力补偿,以补充社区卫生服务发展中的资金不足,真正使从事社区卫生服务的全科医师成为社区居民的守护人、医保的守门人。 (二)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监管和扶持。对于从事社区卫生服务的工作人员要有严格的准入制度,加强全科医师人才培养,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整体水平的提高,着力提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软实力”,促使社区卫生服务走上技术专业化、服务规范化、管理科学化的轨道。逐步健全聘请医疗专家定期到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坐诊和重大疑难病症集体会诊机制,选派社区医务工作者到上级医院交流学习工作。出台优惠政策,对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技术人员从编制、待遇、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倾斜,对工作绩效优异的人员给予奖励。鼓励医务水平较高的退休人员返聘到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工作,并给予相应待遇。 (三)加强协作,优化服务。一是按照片区划分,实行公立医院与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对接帮扶;推动医院把门诊部门设立在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让群众在家门口看上专家号,提高社区首诊率;对接帮扶医院应当为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开通转诊绿色通道,优先安排转诊患者就诊,落实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逐步实现“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医疗模式。二是延长社区医院服务时间。每天17点至20点为上班族、上学族就诊人群较为集中的时间段,但有些社区医院17点前就已经关门,本来一些小病小痛在社区医院就能完成,不得已都只能往大医院跑,去医院问诊就是各种排队,耗时耗力。为维护合理医疗秩序,有序分流就诊人员,满足慢性病患者门诊用药要求,建议社区医院门诊时间作适当调整,比如夏令时延长至20点左右,冬令时延长至19点左右,增加值班医护人员。提供晚间门诊服务是满足居民“家门口”服务的重要举措,也是在职、在校人群错时服务的实际需求。三是强化对困难群体开展惠民服务。建议在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开设惠民门诊、惠民病区,对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提供优惠医疗卫生服务,并适当减免费用。 (四)加大宣传,营造氛围。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工作是关系到每一个市民切身利益的大事,新闻媒体等宣传部门应该从不同角度做全方位的宣传,让广大市民了解、理解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增强群众对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的认知度和信任度。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也要加大自我宣传意识,通过免费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积极宣传疾病预防知识,同时充分利用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资源,积极开展平价、便捷、有效、安全的卫生预防保健、医疗服务活动,从而改变群众的传统观念,引导群众做到有病早治、无病预防,使广大群众树立科学的保健意识。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