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969122/2024-122919 | ||
组配分类 | 人大代表建议 | 发布机构 | 区发改局 |
生成日期 | 2024-11-04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主题分类 | 政务公开,电子政务 | 体裁分类 | 答复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鄞州区发展和改革局关于区十九届人大三次会议第51号建议的答复 |
发布日期: 2024-11-04 15:47 信息来源: 区发改局 信息来源: 区发改局 |
郭琦浩代表: 您在区十九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提交的《关于进一步推动乡镇公共充电桩建设的建议》收悉,对您的建议,我局十分重视,专门会同相关部门对该建议进行了沟通和协商,现答复如下: 国家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根据《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到2035年,纯电汽车成为新销售的主流。新能源汽车一般是用天然气、石油气、氢气、电力作为动力,节能减排,有效的保护了环境。同时也是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手段,也是未来汽车行业的发展方向,大力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是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要保障,也是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的迫切需要。 一、目前我区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情况 近年来,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迅速,新能源汽车普及速度越来越快,对充(换)电设施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区发改局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理念,为保障新能源汽车便捷充电,大力推进充(换)电设施建设,优化设施布局。截至2023年12月底,全区累计完成公共充电桩建设6533个,数量排名全市第一,其中乡村充电桩2153个,占比33%,并在2024年2月浙江省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快省优”评价中排名全省第一。 按照适度超前原则,我局将充电设施纳入配电网规划,予以专项考虑,于2023年9月高质量完成《鄞州区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布局规划(2023-2025年)》(以下简称《区布局规划》),上报市能源局后获得市局肯定。对于公、专用充电站,城乡个人充电桩报装100%全量接入。截至2023年底,鄞州镇街道已实现充电站“镇镇通”。下阶段,我局将会同区供电公司持续加大城乡电网改造资金投入,根据《区布局规划》中布点逐步按计划推进充电桩建设。同时,联合社会各方力量,助推全区逐步实现公共充电“路路通”“村村通”。 二、加快落实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对策措施 2024年3月26日,沈敏书记在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大解题”活动中,做出批示“请发改局牵头制定完善我区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规划方案,并研究规划落地相关事宜”,要求切实为人民群众利益着想,解决民生热点难点。我局将继续以问题为导向,重点围绕“强监管、易找桩、多建设、优配套”原则开展治理工作,进一步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发展,解决“充电难”。下步,我们将加快落实以下措施。 (一)加强各项规划紧密联动 积极衔接国土空间规划及乡村建设、电网和综合交通等专项规划,争取将《区布局规划》纳入区级相关规划。同时,加强存量空间利用,梳理明确用地需求和充电设施容量,进一步引导各充电设施运营企业合理安排建设时序,确保实现公共充电站“区域全覆盖、乡镇具规模、村村有布点”,形成城市五分钟、城乡半小时充电圈。 (二)补齐乡村和老旧小区充电基础设施短板 乡村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列入县城承载能力提升和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将被纳入未来乡村和美丽乡村风景带建设指导标准。针对农村地区的特点,优先选择在新农村集中居住点、乡村旅游景点、村民文化广场、村集体停车场、乡镇交通关键区域等布局公共充电设施。例如在人流、车流比较密集的中心村,要集中建设;针对旅游景区,或者是每个镇的文化礼堂,按比例建设;一些乡镇地区的超市、商场,也可以集中建设;对于国(省)道沿线,结合加油、加气站等服务设施加快布局;利用依托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结合车流、人流模型来分析辅助,帮助选点布局。落实农村地区居住社区充电设施配建要求,新建住宅小区配建停车位100%建设或预留安装条件,预留安装条件时需将管线和桥架等供电设施建设到车位以满足直接装表接电需要。鼓励充电运营企业接受业主或物业委托,开展居住区充电基础设施“统建统服”,统一提供建设、运营、维护等服务,减少对居民生活的影响。结合划船、白鹤等未来社区建设试点工作,在控规调整、方案制定等方面统筹考虑停车、充电等设施,避免重复建设。鼓励有条件的老旧小区将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纳入老旧小区基础类设施改造范围,并同步开展配套供配电设施设计和建设。 (三)创新合作模式有序推进 结合鄞城集团、鄞工集团等国有企业混改体制创新,依托鄞城集团与圣龙集团合资成立的宁波甬行充、鄞工集团与科伦合资成立的鄞工煜烜等合资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通过以镇为单位整体打包的合作模式,重点推进村级规划点位的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塘溪、五乡、东吴、横溪等镇已开展对接及方案制定等相关工作。同时,我局下步将采用市场化方式,梳理明确一批优质的充电基础设施运营商,加大对短板点位的推进力度,并不断激发创新活力,打造N个特色场景(光储充放一体等项目),提升城乡充电基础设施整体发展水平。 (四)优化工作协同推进机制 将全区充电桩建设任务纳入能源工作年度考核目标,建立发改抓总、部门协同、各镇(街道、园区)结合实际组织实施的工作体系,形成上下联动、协同有力的良好工作格局。各行业主管部门、属地镇街要加强对充电基础设施投资建设、运营、退役全过程的监督管理。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区新能源汽车和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我们将坚持不懈地抓好此项工作,为推进鄞州绿色发展作出努力。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