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首个教科文卫体融合发展实施方案在鄞发布

发布日期: 2024-11-21 08:44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区日报社

11月20日,全省首个教科文卫体融合发展实施方案——《鄞州区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融合发展实施方案》发布。我区将促进家校社有效协同,汇聚整合鄞州区域内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优势资源,推进科教资源共享、文教活动共办、卫教平台共用、体教成果共建,打造教育双循环系统,积极推进“教育强区”建设,更好地促进全区青少年儿童全面健康快乐成长。

围绕这一目标,鄞州将重点推进四方面举措。推动教育与科技资源融合共享,构建科技创新育人体系。充分利用科技资源,依托“科惠百校”“科学风车”“社区科技星火计划”等活动载体,联动属地高校科研院所、科技馆、科技教育类社会组织、企业等,通过开展科技类授课、科技研学、邀请专家学者到校举行科技讲座等将科技资源输送至学校。依托“院士之乡”丰富科教资源,联动属地高校等,打造一批具有省级影响力的“院士名校”,形成具有鄞州标识度的科教品牌效应。

推动教育与文化资源融合共享,构建文化传承育人体系。引导区内符合资质的文艺机构进校园,参与中小学课后服务,开展“文化素养”教学。联动家长、社会文化资源单位,定期举办“文化大讲堂”,邀请文化名人、专家学者进校讲学。与区内图书馆、文化馆、非遗馆等合作共建10个以上文艺(文创)研学教育基地,实现学校与文化场馆资源共建共享。开展“文艺新苗培育计划”,每年选拔100名青少年儿童参加文艺夏令营活动,培养文化传承未来人才。

推动教育与卫生资源融合共享,构建学生健康保障体系。开通“医教通”健康管理应用,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实现家校互动、医教互通。选派优秀医务人员担任校医顾问,提供日常健康管理服务。卫健、教育部门合作设立“学生健康管理中心”,保障全区学生的身心健康安全。建立学校、社区和家庭三方协同的心理健康管理体系。依托鄞州区中小学生成长指导中心,每年对全区学生开展2次心理健康筛查,定期更新学生心理档案。设立“家庭心理健康工作坊”,开设家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提升家长的心理健康管理能力。

推动教育与体育资源融合共享,构建学生运动训练体系。组织学校积极创建省阳光基地、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市高水平基地、市区训练点等,促进政府、教育、家庭和社会体育资源的有效整合,提升体教融合发展水平。定期开展全区中小学生体能体质检测,组织“运动水平等级”认证,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主动性、积极性。积极开展幼小初衔接体育教育,做好游泳、网球、击剑、篮球、羽毛球等区运动队在中小学(幼儿园)的体育人才选苗工作,培养一批体育新星。引进5名国家级高水平体育教练,担任学校体育顾问或兼职教练。建立“名师工作室”,由高水平教练指导学校开展专业体育训练,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方案指出,全面建立家校社协同育人、教科文卫体融合发展的“教联体”机制,至2029年,成功构建科技创新育人体系、文化传承育人体系、学生健康保障体系和学生运动训练体系四大高质量育人体系,形成鄞州青少年儿童“五育并举”最优成长圈,高水平建成全国全省教科文卫体融合发展的引领区、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