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东钱湖乡村旅游吸“睛”又吸“金” | ||
发布时间: 2024-10-31 09:52 信息来源: 东钱湖镇 信息来源: | ||
|
||
春天,利民村的一树梨花是网络顶流;夏天,城杨村的溪坑是市民避暑首选;秋天,东钱湖畔碧波荡漾,吸引万千游客游湖赏秋……无论四季如何变换,东钱湖好像总有“火”的理由。 走进东钱湖的乡村,记者发现,东钱湖“火”的背后,是当地不断丰富乡村旅游优质供给,优化乡村“一村一品”产业布局,多点开花、共融共生的结果。 “我们要把东钱湖建设成为大家一想到就要来,来了就想留下的度假区,用乡村旅游推动产业发展,促进乡村共富。”在谈到乡村发展时,东钱湖镇乡村旅游负责人充满信心。 ●古村再开发 为老村落注入新活力 眼下,位于建设村的陶麓街市项目建设已基本完成,按照计划,该项目将不日开园投入使用。届时,陶麓街市将成为市民到东钱湖休闲游玩的又一好去处。 “可以预想,这里将为我们东钱湖聚集更多人气,带动更多村民在家门口增收。”东钱湖镇乡村旅游负责人蒋锐告诉记者,建设村坐落于风景秀丽的东钱湖畔,三面环山、一面临湖,自然风光旖旎,作为陶公山景区的门户与桥头堡,其历史文化底蕴尤为深厚,曾获第六批浙江省历史文化名村,市级文明村,市级最美古村落,市级宜居村落示范村等荣誉。 在陶麓街市项目开发建设以前,就曾有不少市民在这里感受古村的自然风光和被历史雕刻的时光。 2017年,为进一步挖掘古村文化,发掘古村魅力,东钱湖陆续启动古村修复、管线落地等有机更新,在保留原有的自然风光与历史韵味的基础上,重塑乡村环境与布局,重构乡村产业生态,持续推动创业创新。随着未来乡村的进一步推进,去年,东钱湖镇通过村企共建方式,对建设村进行组团式修缮、保护性修复和织补式改造,提升乡村整体风貌和村民生活配套设施水平。经过多年的更新打造,如今建设村面貌焕然一新,干净整洁的街巷,吸引了40余家餐饮、民宿、文创、非遗等特色商业在这里入驻,为古村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时尚与活力。 “随着古村的更新基本完成,现在不仅游客能享受到更好的旅游资源,当地村民也将享受到乡村发展的红利。”东钱湖镇相关负责人说,随着东钱湖进一步放大建设村陶麓街市项目的效应,村民闲置用房的租金也在上涨。 蒋锐给记者举了个例子,原来每年一两万元租金的门面房,在经过古村改造后,租金可以翻番,村民坐在家中也能有收入。如果有手艺想创业的村民,还会给他们搭建共富集市创业平台,鼓励村民在街市项目中能有更大收获。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建设村环境的不断改善,目前,村里还吸引了6名农创客回乡创业,涵盖文创、餐饮等领域。“村里发展越来越好,我也想在家乡干出一番事业。”返乡的一名农创客激动地说。 ●一村一特色 激活乡村发展内生动力 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山水资源和千年来的历史文化底蕴,东钱湖一直是宁波文化旅游的金名片,也是群众休闲度假之处。 如何让千年古镇持续散发湖美景好的魅力,与时俱进打造让游客喜闻乐见的度假区?近年来,东钱湖镇紧紧围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实施千万工程为引领,优化“一村一品”产业布局,打造新场景、引进新业态、塑造新IP,不断丰富乡村旅游优质供给,为东钱湖文旅发展聚人气、添动力,助力乡村共富。 “我们有5条共富旅游线,游客到哪里都能感受到东钱湖别样的乡村特色。”在人来人往的韩岭老街,蒋锐向记者介绍,东钱湖镇是宁波市乡村全域旅游示范区,去年,该镇成功获评4A级景区镇,目前,镇里既有围绕农村特色打造的城杨俞塘农耕线,也有根据千年街市打造的韩岭上水商贸线,还有根据村咖盛行现状打造的建设利民慢咖线等乡村漫游路线,形成了村村有特色的文旅氛围,吸引一批又一批游客走进乡村,推动村民在家门口致富。 近年来,随着利民村湖畔的一树梨花在春天爆火,东钱湖镇以花为媒,推动美丽风景变美丽产业,结合利民村的鸟语花香,引入咖啡业态,营造时尚慢生活的乡村文旅氛围。2021年阿沫咖啡店在利民村临湖而建,成为利民村的第一家咖啡店,自此,年轻的游客不仅将利民村当成打卡的好去处,还可以坐在村里慢品一杯咖啡,细细感受乡村生活。 针对较为偏远的城杨村、俞塘村,该镇以当地自然景观为村庄发展的助力点,引导村庄用艺术推动乡村振兴。城杨村的网红大草帽、舰艇造型、黑白相间的钢琴键盘,俞塘村宋韵耕织园、火车主题商业区、帐篷露营基地……一系列旅游设施在吸引游客的同时,也提升了村民开农家乐、小卖部等餐饮副食店的意愿。 除此之外,该镇还结合下水村的农业优势,在这里开辟了农旅采摘线。奇缘农场是下水村的重点果品生产基地,该基地生产的盆栽蓝莓、太秋甜柿深受广大市民的喜爱,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体验采摘。“我们这儿的水果品质好,客流量多,还有不少村民跟我一起琢磨果品种植呢。”奇缘农场负责人说,今年,他家的果品生产基地迎来了近2万人次的客流量,带动了80多名村民就业。 “我们要把东钱湖的美丽风景变成推动村民富裕的聚宝盆,让村民在乡村发展中享受切切实实的红利。”东钱湖镇相关负责人说。 ●邀请乡村CEO 打造特色乡村“新风景” 今年6月,在区农业农村局的助力下,东钱湖镇迎来首位乡村CEO,专门为城杨村的旅游发展助力。“艺术振兴城杨是我们发展城杨村的1.0版本,现在我们打算借助乡村CEO的力量,发展2.0版本的城杨。”谈到城杨村的未来发展时,村党支部书记杨孝春满怀期待。 城杨村的乡村CEO朱金丹是一名资深旅游人,同时也是文化传媒公司创始人。自竞聘成为城杨村乡村CEO以来,她走遍了城杨村的角角落落,对村子的家底摸得门清。城杨村四面环山,一条亭溪贯穿而过,拥有古道、古桥、古树、古寺、古庙等自然资源及文化景观,是不可多得的山水栖居、养生福地。 城杨村环境好,基础设施相对成熟,让朱金丹对城杨村的未来建设信心十足。“我来这就是要发挥城杨村的长处,弥补城杨村的短板,把城杨建设得更好。”朱金丹说,到任首月,她针对城杨村的业态现状,积极成立城杨村业态联盟,帮助业态方推进解决发展需求。 针对游客白天爆满、晚上留不住客的情况,朱金丹利用村里的溪水资源优势,结合夏天市民亲水纳凉的需求,陆续推出戏水节、夏夜水中音乐会、美食共富市集等活动,吸引众多游客打卡。 回想起今年夏天晚风中的热闹场面,杨孝春意犹未尽地介绍,溪边,是活力十足的乐队唱着一曲曲脍炙人口的热门歌曲;水中,游客划着充气艇,慢慢悠悠地感受着乡村慢生活。水中音乐会一下子打开了城杨村的晚间旅游方式,“不少市民开车几十公里来到我们这亲水、听音乐会,有些游客还会到我们村的农家乐吃饭休息,村里从早到晚,活力满满,热闹非常。”杨孝春激动地告诉记者,村里热闹了,村里开农家乐、做生意的村民收入也提高不少。 杨孝春还告诉记者,为了让城杨村长红,村委还将结合村里的自然环境,与朱金丹的团队共同打造“康养城杨”近郊“颐养院”,同时发展农文旅共富工坊、采摘乐园,为康养老人及外来游客提供亲子游乐研学场所,健全康养产业生态链。在此基础上,村里还计划引入中式茶馆、中式养生餐馆、民宿等业态,引进更多新型旅游业态,优化村内业态布局,引导业态组建共富基金,打造业态与村庄互利共生、共创共赢的模式样板,为城杨2.0发展注入更强动力。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