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信息>建议提案>人大代表建议
索引号 K16059520/2024-122683
组配分类 人大代表建议 发布机构 白鹤街道
生成日期 2024-10-24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主题分类 其他 体裁分类 其他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关于推进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
发布日期: 2024-10-24 16:29 信息来源: 白鹤街道 信息来源: 白鹤街道

社会工作是一项涉及多部门、多领域、综合性的工作。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工作领域越来越广,对社会工作的服务要求也越来越高,对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的职业素质、专业技能、创新意识等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近几年来,鄞州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着一些短板。

一、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结构配置不够合理。截至2023年底,鄞州区共有持证社会工作者4874名,主要分布在社区、社会福利、社会救助、慈善事业等民生服务领域,其他专业领域如小棉袄社会服务社等民非组织,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配置很少。而且人才结构存在着“城市多、农村少;一线实务人才多、高层次人才少”的“两多两少”现象,持证社工多为初级,高级的仅为个别。

(二)对专业社工缺乏社会认同。截至2023年底,鄞州区共有25家专业社工机构,主要开展社工、“一老一小”、特殊困难群体等服务,最大的社工机构也仅有10余名专职社工,机构和群体数量较少,与广东、深圳、上海等地相比差距甚大。 所以许多民众不知道“社会工作者”做什么工作,或把“社会工作者”错误理解为“志愿者”,或片面理解为“社区工作人员”、“有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目前,对专业社工缺乏社会认同,专业社工机构的社会认知度低、发展前景不明,又无有效的平台可让社工机构进行对话交流,讨论行业发展及面临问题。

(三)相关配套支持保障不足。社工机构的社工薪资待遇往往和所在机构每年承接项目的多少挂钩,承接的项目主要来自政府购买服务。但政府购买服务力度具有不稳定性,导致机构项目不稳定,若机构无项目或承接项目较少时,社工机构生存会出现一定困难,社工人才也得不到有效的培养锻炼。社工薪资低,机构留⼈难,留住优秀社工更难。

二、相关建议

(一)搭建专业人才梯队。对应省市级社会工作领军人才选拔工作,积极推优,并以省领军人才为抓手成立相应的工作室,充分发挥领军人才的引领作用。依托“T人才”系列启动督导班,完善本土督导人才体系,依托督导做好公益创投辅导和社工站运营指导工作。在现有专业人才培训体系基础上,增加政策的解读与运用,提高一线社工的理论水平和政治素养,引导社工积极投身基层治理、东西部对口协作、一老一小服务领域中。依托22家专业社工机构的专业人才优势和志愿者组织的群众基础,鼓励、引导志愿者参与社会工作服务,建立志愿者辅导员制度,着力培养一批社会工作志愿者骨干,形成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与志愿者互动、互补、互助的服务机制。

(二)增量提质,厚植沃土。从社会工作机构的“增量、提质”两个方面同步发力,大力培育专业社会工作机构,全力为社会工作人才发挥作用搭建起更多的平台和载体。一是要全方位加大向专业社会工作机构购买服务的力度。二是通过“真金白银”的投入来支持专业社会工作机构发展,扶持社会工作机构做大做强品牌,为社会工作人才提供更多更大的舞台。

(三)注重宣传,营造氛围。一方面,利用每年的社会工作宣传周,依托各类新闻媒体和活动载体,进行全方面、全领域的宣传,广泛宣传社会工作优秀人物、先进事迹和典型经验,营造关心、理解、尊重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浓厚氛围和良好环境。另一方面,依托已建成的22个镇(街道)社会工作站,打通社工人才服务民生的最后一公里。在社工站全覆盖基础上,计划每年推出1-2个升级版的主题社工站,建立评定机制,制定服务内容,开展精准服务,让服务标准有据可依。

(四)提高待遇,保障机制。由区人才办牵头建立社会工作联席会,明确参加联席会议的相关组成部门和单位,讨论社工联谊交流、薪酬待遇、人才培养等方面内容,并出台配套机制,促进鄞州区社会工作行业规范化、高质量发展。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