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信息>计划总结
索引号 00296978X/2024-117748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发布机构 区住建局
生成日期 2024-01-30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主题分类 城乡建设(含住房) 体裁分类 其他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区住建局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思路
发布日期: 2024-01-30 10:37 信息来源: 区住建局 信息来源: 区住建局

2023年,区住建局在市住建局和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对标“七创争先”“十大攀高”“民生实事”等目标任务,勠力同心,笃定实干,各项工作均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2023年工作总结

(一)全区域统筹,书写城乡建设新篇章

一是城市建设稳步有序。统筹落实道路、车位、绿道、海绵城市等工程,全力推进市政建设、城市更新行动。道路建设干中求进。年度任务为力争启动世纪大道快速路南延、南北大道等道路施工,新建续建市政道路61条;打通樟溪北路(长丰桥-杭甬高速)等断头路。车位建设扎实推进。已建成5836个车位,超额完成年度任务(建成5000个车位),分别为咏兰郡580个,滨辰府1445个,芳菲郡720个,春来晓园1590个,三里江印215个,三江六岸书城南地块绿化景观工程183个,财富中心103个,开市客1000个。绿道建设有中再进。超前完成新增绿道17公里以上的年度任务,完成绿道建设21.42公里。塘河项目中小塘河项目、潘火街道中塘河与甬新河项目均已完工。城市更新提能日进。年度任务为编制城市更新专项规划。启动七塔寺-华严、和丰-庆安会馆等城市街区更新改造。申报成功市级城市更新示范片区1个。目前已完成城市更新专项规划中间稿;中河片区已完成城市体检和片区策划、百丈街道已完成城市体检和片区策划大纲、首南、姜山云龙、下应全域国土空间综合整治工作有序推进;省级城市更新示范片区已申报成功。鄞州区片区更新项目在全市城市更新现场推进会、全国城市更新试点建设评估等工作中作为典型优秀案例进行现场考察交流。

二是镇村建设奋力争先。因地制宜挖掘亮点,镇村建设精益求精。美丽城镇着力部署。年度任务为建成2个现代化美丽城镇样板。目前启动全区镇村体检,挖潜力、明需求,编制项目储备库;制定新一轮现代化美丽城镇五年培育计划;启动姜山镇、东钱湖镇创建工作,完成两镇建设方案省级评审;启动其余7镇建设方案编制工作。村庄建设卓有成效。制定并发布《鄞州区关于实施“都市田园·和美乡村”村庄建设行动计划(2023-2027年)》。目前2个浙东民居样板村建设项目(金峨村、芦浦村)有序推进,超前完成农房建设1045户;2个农房改建示范村(荻江村、井亭村)已通过市级考核,其中荻江村获评优秀;3个省级美丽宜居村完成省级考核,2个省级示范村(道成岙村、新张俞村),1个合格(芦浦村);2个创建省级美丽宜居村(洋山村、周一村)项目建设全力推进中,其中洋山村已完工。2个新启动省级美丽宜居村(殷湾村、王夹岙村)美丽宜居村庄设计通过市级评审;3个区级美丽宜居村(回龙村、上任村、球东村)建设项目已完工。城乡风貌蝶变出新。截至目前,天宫湾底蝶变园特色产业风貌区、印象商会时尚圈特色产业风貌区完成省级验收。开展鄞州“东部中央活力区”城市新区风貌区、鄞州咸祥—瞻岐—塘溪“山海大嵩共富湾”县域风貌区、鄞州姜山—云龙“稻香南”县域风貌区等3个2024年创建样板区建设方案编制,鄞州太白钱湖共富城乡风貌专线入选全省首批风貌游线。

(二)开创新未来,拓展民生保障新领域

一是凝心聚力保民生。我局统筹推进各项民生项目,保障提质务实为民,着力改善群众居住条件。住房保障体系逐步完善。聚焦低收入群众住房困境,累计实施实物配租和补贴家庭15000户,累计筹建保租房8332套,超额完成攀高目标。老旧小区改造高效收尾。2023年城镇老旧小区改造21个续建项目全部完工。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三年计划顺利收官。鄞州区老旧小区共改造项目103个,改造总面积828万平方米,惠及居民89504户,累计投入22.5亿元。电梯加装项目全力争先。统筹推进加梯100部并完工53部,已分别完成“启动100台、完工47台”区定目标。

二是承梦前行抓未来。未来社区建设以人民美好生活为中心,按照“三化九场景”的要求,遵循“领跑示范、梯度建设”的行动原则,谋划先行、融合智治、强化保障。真抓实干抢进度。按照省市未来社区创建工作,目前我区前七批共有29个项目,其中新建类项目7个,旧改类项目22个。新建类项目划船基本完成攻坚清零、控规调整和土地出让准备,白鹤准备启动签约,核心城区试点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旧改类项目锦苑、华侨城、江城和惠风未来社区通过省级验收。“一老一小”超前完成,新增省级“一老一小”服务场景数量19个,累计达到31个,数量位居全市第一,提前完成任务目标。多元参与谋创新。未来社区启用创新“1+3”机制,搭建多元的资金筹措体系,加大新建类项目多元化资金投入。一是银行支持,鄞城集团与国家开发银行宁波市分行签署姜山未来社区贷款合同,合同金额32亿元,成为宁波首个获政策性金融机构授信支持的未来社区项目;二是央企参与,划船未来社区成功引入中国能建参与项目合作开发,完成上百亿元的征迁资金导入,打造了全市首个全过程央地合作的未来社区创建模式。旧改类项目注重市场引入,围绕居民需求实现空间运营资源整合联动,共同参与未来社区创建,与社区共融共生。如在中兴社区,携手小柏家护、宁波国际科技健康城有限公司,完善社区嵌入式居家养老,并为居家养老的老年人安装应急呼叫器、智能老年健康检测产品等。

(三)促产业改革,激活经济发展新动能

一是绿色格局协调发展。持之以恒推进绿色建筑和建筑垃圾资源化工作,取得丰硕成果。绿色建筑推动显著。深入推进绿色建筑全域扩面,全年新开房建项目总建筑面积479.3万平方米,其中绿色建筑占比57.2%,装配式建筑占比50.6%。持续加大建筑企业培育和产业争优力度,辖区企业承建、参建项目获评国家优质工程奖共6项、钱江杯28项,钟公庙第二初级中学获评国家优质工程奖。建筑垃圾有效利用。积极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按月通过浙江省固废治理数字化应用平台进行“无废城市”建设四张清单和无废指标数据维护和填报。引导工地积极参与“无废工地”评比创建,今年新增三个项目参加“无废工地”创建。

二是产业培引提档升级。坚持以前瞻性视角谋划产业发展蓝图,强化建筑业等白名单企业引进推荐,共引进建筑业(8家)、房地产(万科等7家)、建筑劳务(6家)、租赁中介(5家)、物业(4家)等各类企业30家,切实提升企业信心和区域发展动力。

二、2024年工作思路

2024年是鄞州区委“七创争先”高品质打造鄞州首善之区的深化年。区住建局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下步形势怎么看,明年工作怎么干”,攻坚城乡面貌、民生保障、经济发展、行业监管等方面重点工作。

(一)坚持统筹兼顾,勾勒城乡建设新路径

一是合力促进城乡建设提档升级。项目建设再攻坚。以项目推进为核心,持续把工作重心置于政策梳理、前期谋划等环节,动态把握、滚动完善项目库,做到将总体方案、项目推进和现实情况有效衔接。全力冲刺项目建设,力争于年底前按时完工、顺利验收。机制体制再完善。围绕近年审计、巡查等重点领域,聚焦贯彻执行重大决策部署、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政府采购和招投标、隐性债务风险、资金违规拨付使用等方面,用组织机制、管理制度、借专业经验防范风险,化解风险,保护一线人员工作积极性。工作谋划再精准。按照“重点突破+多点呈现+全域铺开”工作布局,做到“城、镇、村”一体联动、点上深耕细作与面上整体塑造全面融合。继续深化5年行动计划及规划方案编制,编制城市更新专项规划,超前谋划2024年城乡建设项目库。

二是聚力完善未来社区智慧图景。项目建设实打实。试点类项目划船未来社区地块于2024年上半年完成出让,并按方案尽早开工建设;白鹤未来社区2024年2月完成签约,2024年完成部分地块挂牌出让;姜山未来社区17#地块2024年5月竣工交付,18#地块2024年底主体工程完工。创建类项目龙汇未来社区1#地块12月完成地块出让,2024年第一季度开工;第六批8个旧改类项目力争年内开工建设。针对已建成的8个未来社区,常态化开展场景运营,探索全域运营新模式,不断提升社区自我造血能力,努力实现项目资金自平衡,持续为社区居民提供优质服务。打造更多“全能生”+“特长生”“引领型”+“普适型”的示范项目,为全省提供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新样板、新范例。改革攻坚硬碰硬。把完整社区建设作为推进城乡社区现代化工作的突破口和空间落地载体,聚焦公共服务系统化解决方案、可持续运营机制、场景空间指标落地、数字化应用落地等方面,加快出台完整社区创建指导意见,进一步加强部门协同联动,合力推进政策集成和创新,形成具有鄞州特点、落地有声的完整社区建设政策体系,走出一条示范引领和普惠共享相结合的完整社区建设路径,为全省推进共同富裕集成落地探索出“鄞州路子”。

(二)坚持以人为本,彰显民生保障新作为

一是推动公共租赁房精细化管理。结合物业、社区和居民代表的意见建议,借由未来社区规划设计方的力量,将正、负向赋分明细、用户体系、评分流程、结果应用通过平台予以明确。对正向积分达到规定值的,可予以减免租金等实质性激励;对负积分达到规定值的,可直接取消公租房保障资格、或取消实物配租转为货币补贴保障。弘扬社会公平正义、惩治不文明行为、打造正能量居住社区环境,最终实现公租房居住环境明显提升,人文素质有效提高的目的。

二是谋划保障性住房规模化发展。积极参与资规部门出地计划编制,协同做好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规划布点、出地批次确定等工作。加强政策宣传,加大支持力度,鼓励支持有意愿企业将闲置非住宅改建保障性租赁住房。紧盯已落地项目,随时了解掌握项目建设计划,协助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碰到的各类难题,力争落地项目早开工。

(三)坚持培育产业,绘制经济发展新蓝图。

一是落实绿色产业新部署。引导建筑业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构建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认真落实有关碳达峰碳中和要求,积极推行绿色建造方式,大力发展装配式及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完成绿色建筑、新型建筑工业化、包括钢结构装配式考核指标任务数,争创省市级先进。线上线下做好商砼企业、预拌砂浆企业和建设用砂企业的日常监管工作。做好预拌行业清洁化生产迭代升级工作。继续做好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和“无废城市”建设相关工作。进一步扩大机制砂推广应用结果,提高机制砂应用比例,推动高品质机制砂发展。

二是构建创新驱动新格局。强化建筑业资质指导服务,做好资质延续有关工作,提升企业跨行业承接业务综合竞争力。大力推进工程总承包、全过程工程咨询、BIM技术,推动区建筑业多元化发展。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积极实施名牌战略,以品牌扩市场。鼓励中小建筑业企业走专业化、精细化发展道路,形成术业有专攻、协同发展的产业规模效应,努力打造更多建筑业的“单项冠军”企业。推进建筑安全生产数字化转型,构建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提升质量安全整体智治水平。鼓励企业积极开展创优夺杯,东钱湖杯创杯数不少于当年竣工项目的15%。

三是激发经济发展新动能。瞄准靶向抓销售。房地产业加速在售项目销售进程,关注各开发企业的在售项目,服务做好网签等工作。加速计划预售楼盘预售进程,紧盯2024年计划预售项目,抓好关键工程节点、做好预售节点的靠前服务,鼓励企业做好预售方案,加快预售进度。加速去化历年库存,借力房票政策,鼓励库存住宅项目进入房源超市,加快存量住宅去化。借力第三方搭建平台,梳理、甄选存量商办项目销售促量。借力购房补贴政策,引导业主购买存量住房;协调安置房项目入统。上下一心抓指标。建筑业力争突破建筑指标任务,围绕市区政府的经济指标和考核目标,努力实现建筑业总产值和省内产值、建筑劳务的持平增长。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企业的入库工作。

(四)坚持优化服务,形成安全稳定新机制

一是深耕精细服务,用速度传递温度。窗口服务激活力。通过厘清制度逻辑、创新运转机制、优化配置资源、简化内部架构,加大办事流程以及办理事项梳理工作,积极做好优化整合工作,最大限度减事项、减次数、减材料、减时间,进一步提升窗口行政效能。以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牵引,及时梳理更新本部门权力库事项,做好政务服务网维护管理,进一步推进“网办”“智办”。依托合同网签系统、图纸管理系统,加强业务协同和数据共享能力,精简、优化线上线下审批方式。打造“审批事项少、办事效率高、政务环境优、群众和企业获得感强”的住建窗口。信访服务提质效。开展信访问题排查梳理,加强对信访反映的倾向性、普遍性、敏感性问题分析,及时了解、发现、掌握各类矛盾纠纷和信访苗头并逐项化解;强化初信初访化解,着重提升信访沟通,责任压实到位,办理落实情况反馈及时,着力推进初次信访一次性化解,推动责任科室“快办慎结”;强化信访问题总结归纳,及时总结有借鉴性的信访化解方案和有效举措,如对房产交易、物居矛盾等引导双方协商解决,构建多元化矛盾纠纷解决机制,加强与信访局和其他部门、单位协调联系,推动调解化解矛盾纠纷。消防服务谋长远。充分利用社会上专业机构和队伍的作用,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第三方机构负责消防验收工作,推动消防审验技术服务市场化、规范化。将消防验收中涉及到长宽高等数据,如防火间距、消防车道、救援场地、防火分区、疏散宽度长度等纳入到联合测绘中,以测绘数据作为行政审批依据, 实行“竣测合一”。

二是筑牢安全防线,以态度诠释力度。抓紧建筑安全质量和房屋安全管控,抓牢住建条线的安全生产和安全稳定工作。建筑安全强基固本。继续做好安全隐患排查和完善通报制度,加强企业主体责任落实。联合建筑业协会等部门,开展建筑从业人员各项安全培训,提高人员安全素养。引进第三方专业力量,强化安监人员技能培训,继续探索创新监管模式,提升监管水平。房屋管理宏观运筹。瞄准即将面临的房安卫士迭代更新、白蚁防治等课题,集中力量推动危房解危、违规装修、信访积案、巡视整改等重点难点工作破题见效,不断提升科学化,智慧化管理水平。


【附件下载】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