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特派员:为乡村振兴注入“智动力”

发布日期: 2023-07-04 08:44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区日报社

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科技特派员制度实施20年来,一代代科技特派员秉持初心、扎根基层,一批批“雪菜状元”“桑树专家”“种子博士”为乡村振兴注入“智动力”,催生出一个个产业基地,让乡村民富景美、活力迸发。

被称为“雪菜状元”的郭斯统2006年大学毕业后,便扎进了田间地头,从事蔬菜品种选育和精深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他发现,瞻岐镇农户手里的雪菜品种经过多年种植,退化严重,抗病性比较差,急需选育新品种。2009年起,郭斯统开始着手建立雪菜、高菜种质资源库。功夫不负苦心人,他负责种植的“甬雪4号”创造了浙江省雪菜最高亩产纪录。

郭斯统还和团队成员不断延伸雪菜产业链,开发新产品,通过互联网帮助当地农户打开销售渠道。获评浙江省首批新型职业农民高级职称的他,靠着雪菜带领乡亲们走出了一条共同富裕路。

以郭斯统为代表的科技特派员,在鄞州组成了一支助农惠农“铁军”。区科技局数据显示,我区现有市级科技特派员61人,区级科技特派员66人,鄞州共向16个镇(街道)建设140个项目,投入经费1633万元,不断为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科技赋能和人才支撑。

区科技局负责人说,科技特派员是守好粮食生产基本盘、弹好种业惠农“协奏曲”、当好“三农”工作“服务员”的主力。他们积极推进良种更新,筛选适合鄞州本地种植的新优品种,全区良种覆盖率达98%以上;深化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覆盖率达92.7%;大力推进固碳增汇行动,秸秆综合利用达97.7%,名列全市前茅;大力推进病虫害绿色防治,新增昆虫智能性诱测报系统11套;大力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创建绿色防控示范区48个以上……一组组数据正是科技特派员把论文写在田野上、把技术送到农民家的奋斗成果。

各类人才入乡村、进田野,面对面、手把手传播新技术、普及新成果、培育新农民,科技特派员制度是将科技和人才持续导向“三农”的桥梁,畅通了科技人才服务“三农”工作的“最后一公里”,催生了丰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除了市、区两级科技特派员,鄞州还有多个团队及法人特派员,对我区现代种业、渔业、乡村休闲旅游业、畜牧业、乡村数字产业等进行重点开发建设、优化升级,进一步形成产业特色。

2021年,在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剑平发起和带动下,宁波大学与东吴镇展开深入合作,共建“大学小镇”党建联建。宁波大学农学院也作为法人科技特派员,与市农科院专家一起,大力扶持培育“童一橘子”“小白西瓜”等一批特色农产品,共同打造发达地区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样板。

以农户需求为出发点,科技特派员们深入一线,积极开展农情监测与农技培训,备春耕生产、优质良种供给、作物高效栽培、植保病虫害防治、测土配方施肥、新优技术推广等各类农技专题培训,受到了农户的广泛欢迎。

聚焦良种保供、增产扩面、病害减损,着力精品提升。科技特派员指导农户提升精品茶、精品果蔬生产技术,积极推动农户参与名优茶评选,我区农户在省市西甜瓜、番茄、草莓等精品果蔬评比活动中摘金夺银,大力提升了产业品牌影响力。在科技特派员助力下,我区创建一系列省市级试点项目,推动示范引领。

科技特派员应国铭是农科站的老站长,他在研究防治桑果树病虫害、传授种植技术的岗位上坚持了35年。每年桑果生长的关键时期,应国铭都会按时前往一些重要产区进行无偿指导,对桑树的施肥、沟深、桑树种植朝向进行分析,为农户们出谋划策。应国铭曾经带领团队调试出能够有效解决桑树白果病的药剂,不仅造福鄞州农户,还为余姚、奉化、宁海、镇海、萧山、江西等多地的农户解了燃眉之急。

用脚步承载科技工作者的初心,以汗水诠释科技特派员的品格。科技特派员在鄞州持续推动农村农业农民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在广袤田野上书写现代化发展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