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消费指导手册(三十一)
1、无锡旅游两日 购保健品2万
上海的胡阿婆和老伴均年过八旬,身体都还硬朗,平日也关注养生。去年,小区附近开出一家老年保健品店,她成了常客,量血压、做理疗,与销售员小杨俨然“忘年交”。
去年底,小杨告诉她一个“好消息”,为答谢忠实客户,公司组织一次无锡短途游,包吃包住,两天只要100元。胡阿婆约了同小区的退休教师黄阿姨一起前往。到了无锡,他们入住的是一家小旅馆,午餐是简单的“大锅饭”,除了常规的景点,当天公司还带他们参观了保健品的生产厂。说是参观,也就是看了个外观。第二天,主办方把一行人带到一家五星级酒店,说是召开“答谢会”。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先后上台致辞,还邀请了养生专家,现场免费体检、指导。会上,主打内容是推荐公司新研发的保健品。胡阿婆记得,有五六名老年人现身说法,关键词就是“包治百病”。后来,在小伙子的撺掇下,胡阿婆买了各4盒氨基酸和氧能源,总共花去2万多元。黄阿姨也购买了四五万元的产品。
2、“免费旅游”高价买了保健品
2016年4月22日,家住太原市67岁的安玉仙老人外出遛弯时,在小区门口收到一张馨语养生健康中心传单,上面写有免费带老人去平遥旅游的相关内容。通过询问散发传单的人员,安大妈得知这个健康中心就在自己家附近,确保全程旅游免费,便决定前去“凑个热闹”。
4月27日,按照健康中心的安排,安大妈和其他30多名老人踏上了平遥之旅。“早晨七点出发,不到九点就到了平遥。”本以为可以在这里玩得舒心,但让安大妈没想到的是,到了平遥之后,带队的工作人员却连一个景点都没让他们进去,只是在大街上转了一圈。临近中午,对方以吃午饭为由,将他们带到了祁县,并在一家宾馆门前停了下来。“每人发了一瓶酸奶、两个面包,还让我们到会议室去休息。”安大妈说到。当安大妈进入会议室后却发现,会议室里不仅放有体检仪器,还摆放了好多保健品,还有工作人员在忙碌。很快,在工作人员的安排下,安大妈和其他老人入座。紧接着一个主持人出场,开始大讲特讲他们保健品的功效及现在购买的优惠政策。讲座结束后,工作人员边安排老人们体检边和老人们“软磨硬泡”起来。“原价598元一盒的蜂胶,现在买三送一,不仅价格实惠还能软化血管、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治疗高血压。”在对方的劝说下,安大妈花了3588元买了六盒,并被赠送了几支牙膏。“服用了一个星期之后,我才发现批号竟然是‘国食健字’。让儿子上网查了一下,这种蜂胶的价格每盒不过100多元。”5月8日,当安大妈带着剩余的蜂胶准备去这家健康中心退货时,却发现里面早已人去楼空。
提醒:
以上案例均明白无误地告诉消费者,天下绝对没有免费的午餐。“免费旅游”在不少城市都出现过,是保健品公司抓住老年人“渴望免费”的心理,为进行产品推销而组织的。上仪器、做体检,每个人都能查出一堆“问题”,然后让你掏钱买下一大堆保健品。老年人如果有出游计划,不妨选择正规旅行社推出的老年游项目,同游者也都年纪相仿,又有保健顾问陪同,玩起来会安全放心。
(以上案例来自媒体公开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