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山村:小山村的华丽逆袭
洋山村热门打卡地“飞机咖啡馆”。
宁静古朴的洋山村,短短一年成为热门打卡地,村口的“飞机咖啡馆”、“天逸湾”休闲度假区、小溪边的“洋山美术馆”和山脚下的“TALKLOOK农场”,吸引着来往的游客。如今,这个不起眼的小山村仅周末就能接待游客1500多人。
乡村振兴到底给村庄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依靠得天独厚的乡村资源、秀美优良的生态环境,打造农旅结合的乡村旅游,这是东钱湖镇洋山村给出的答案。以前村集体收入主要靠政府拨款,去年靠自身发展达到30多万元,今年预计达到50多万元。
穷则思变。村支书俞国宝说,去年,洋山村转变思路,决定发展乡村经济,调整产业结构,以“民宿+餐饮”的方式走出了一条农旅结合的共富之路。
“天逸湾”是去年村里引入的首家“餐饮+民宿”休闲度假企业,成为乡村旅游中的一抹亮色,而从选址到确定共同合作,村支书和企业负责人仅仅用了一天的时间。
“洋山村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独特的自然风光,村民的生活简单、朴实,小村庄里有最原始的美好。”天逸湾洋山城市休闲度假区执行董事王焕杰表示,第一次来到洋山村就喜欢上了这里,看着村口破旧的厂房,他当即决定租下来,将其打造成一个集“吃、住、玩”于一体的度假区。
度假村于去年8月施工,同年国庆假期开始试营业,从那以后,来洋山村休闲观光的游客络绎不绝。
“刚过去的周末,光餐饮区就接待了50多桌游客。”王焕杰说,现在他们又向村民租了5幢闲置的房子,今后将增加康养、会议活动等内容,“同时打造竹林博物馆,不仅让村民的竹林开发再利用,还能让游客体验真正的竹林生活。”
农旅融合激活了村里“经济”,最近,洋山村又建了一家乡村美术馆,给村庄带来更多的活力。
“美术馆对村民和游客免费开放,不定期举办艺术活动,把山里的景色装进美术馆,让‘艺术相见’在洋山村有了更好的体现。”洋山美术馆负责人陈士皓说。
“每到周末,村里到处是游客,村民说,洋山现在发展得好不好,看看村子里的停车场就知道了。”俞国宝表示,当了7年的村支书,就最近两年村民创业、摆摊的积极性最高,现在村民不仅可以在村里打工,就连自家种的菜也可以在共富工坊里出售。
如今,早些年营业的“和叙”民宿订单量上来了,村口又新开了农家乐“农家小院”。俞国宝说:“周末村民自发地在共富集市摆摊卖土特产,一天能赚500多元,要是法定假日,能赚1000多元,村民的腰包也渐渐鼓了起来。”
洋山村以“天逸湾”为核心,结合“飞机咖啡馆”、共富集市、“TALKLOOK农场”、洋山美术馆等,串联起农旅融合体验线路,村民通过就业、创业、土地租赁等方式实现了收入增长。
为展现更多洋山本土文化和东钱湖宋韵文化,目前,洋山村竹林博物馆、天竺蝶苑、“天逸湾”二期工程正进入紧张的施工阶段,预计今年国庆假期投入使用。届时,洋山村将谱写农旅融合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