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最新专题>打造鄞州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首善之区>建设实施方案执行情况信息
钟公庙:打造共富路上的文化发展新高地
发布日期: 2023-06-26 10:38 信息来源: 鄞州日报

文化自信是一座城市发展中基本、深沉且持久的力量。近年来,钟公庙街道紧紧围绕和服务于经济社会建设,以群众满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推进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辖区老百姓从享受文化到如今的参与文化、传播文化,一条出彩的文化建设道路正铺展在眼前。

传出去:打造国际文化交流平台

端午前夕,钟公庙街道泰康社区的中外居民朋友聚集在社区城芯会客厅,体验手工轧染、辨认草药、缝制香包等中国传统习俗。这是泰康社区自2019年成立以来组织的第25场中国传统节日活动,也是社区国际友人共同参与的第16场活动。

“我们参加社区文化活动已经第三年了,每次都有新的体验,中国传统文化太有魅力了!”来自印度的Bonny带着两个女儿一起参加了活动,16年前来鄞州定居后,他们积极融入本地生活,了解中国文化,除了共度传统佳节,社区的志愿服务和趣味活动也少不了他们的身影。

泰康社区毗邻鄞州公园、区政务服务中心和明州医院,靠近南部商务区与高教园区,外籍人士居住率较高,年龄结构以中青年为主,受教育程度较高,对国际文化交流的兴趣也十分浓厚。社区通过组织开展文化活动,搭建起辖区国际友人文化交流和服务的平台,让更多的外国朋友了解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去年,泰康社区还入选鄞州区“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示范单位。

无独有偶,同样居住在泰康社区的朴世昌,2004年只身从韩国来浙江做外贸生意,其间结识了现在的妻子,扎根鄞州。“在这里生活很惬意,有家的感觉。”朴世昌告诉记者,工作之余他会带着家人到周尧昆虫博物馆、美术馆、善园等自然人文景点走走,了解当地历史文化。

“我们社区居住着不少国际友人,他们生活在异国他乡,由于文化差异、语言沟通等问题,总会遇上一些不便和难处。”泰康社区党支部书记郑璐介绍,例如小孩入学、生病就医、政策解读等,社区工作人员都会尽力帮忙解决。为了更好地与外国友人交流,泰康社区还组建了一支英语达人志愿队,提升社区国际化服务水平的同时,也让入住在这里的外国友人生活得更舒心。

近年来,钟公庙街道通过公共空间打造、配套设施完善、人文环境塑造、自治共治构建、品质形象提升等,努力打造形成具有国际视野、地域特色、开放包容的城市型街道。

去年入选首批“向善向美 品质鄞州”公共文化艺术空间的青年创意社区带梦胡同,不仅是我区的国际人文交流基地,也是钟公庙街道国际传播的主阵地。

走进带梦胡同,寻着阵阵茶香,体验融入茶叶里的茶文化——初齐茶室。不同于传统茶馆,它以茶文化为依托,邂逅花、果、酒、咖啡,创新茶艺新玩法,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和国际友人。

初齐茶室主理人姜琦是一名90后青年,她希望把茶文化推广到世界各地。在今年上半年举行的新中式茶饮体验活动中,她向到场的外国友人阐释茶文化,不仅将口味独特的茶饮供他们品尝,还让他们感受茶文化的魅力。

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随着辖区营商环境、人文环境、生态环境的优化提升,越来越多的外籍人士选择定居在钟公庙投资、工作、学习和生活,将这里当作第二个家。下一步,街道将聚焦高品质国际化社区建设和国际化街区打造,依托国际文化交流基地、系列中外文化交流活动等,促进中外人才交流、文化交融。

聚起来:打造文化产业发展新高地

“我和朋友都是滑雪小白,报了双人课程,从姿势到平衡的掌握慢慢过渡,是很不错的体验。”走进宁波华侨城欢乐海岸的SNOW51城市滑雪一站式空间,不少年轻的朋友和亲子家庭正享受着室内滑雪的快乐。

负责人刘帅向记者介绍,SNOW51定位以滑雪为核心的运动生活方式平台,面向广大滑雪爱好者提供室内滑雪培训,同时延伸零售、旅行、赛事等业务。

据介绍,该空间的建立既方便周边更多滑雪爱好者在繁华都市中通过城市滑雪的方式进行专业训练,完善的社群和设施也让爱好者能够随时随地浸润在完整的滑雪文化与生活方式中。

宁波华侨城欢乐海岸地处奉化江畔,配套生态体育公园,自开业以来,吸引了大量市民朋友到来。商业体定位“都市文娱购物公园”,旨在打造“城市休闲度假美学目的地”,项目继承华侨城“文、旅”属性,沿袭欢乐海岸产品自身“生态、文化、演艺、购物、休闲”的特质,开创性地将主题商业与度假旅游、休闲娱乐和文化创意融为一体。

据介绍,宁波华侨城欢乐海岸在设计时融合了多种元素,从一个纯粹的购物中心,升级为购物与文化、旅游、体育等多方面相结合的全新商业综合体。此外,在核心区域还布置了一个水秀表演公园。

此外,宁波华侨城欢乐海岸周边还配备约18万平方米的生态体育公园,其中一个超3万平方米的绿化草坪可用于开展音乐节等活动,还有标准足球场、五人制足球场及一个5000平方米的室内场馆,可满足不同市民不同层次的体育运动需求。

文化产业集聚是文化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事业发展的一个助推器。

独特的区位优势,给钟公庙街道的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近年来,街道基于城区文化建设的先发优势,以“文化产业集聚”为导向,投资千万元以上文化产业中,建成文化产业项目1个,累计投资近5亿元;新谋划文化产业项目2个,目前相关事宜正在洽谈中。

钟公庙街道文化企业为数众多,这些文化企业的发力也反哺街道,不断提升街道文化产业的综合水平。下一步,街道将牢牢抓住转型升级这条主线,坚持在文化挖掘中彰显地方特色,在产业建设中提升文化品位,构筑独具钟公庙特色的文化品牌。

串起来:共谋共享群众文化新成果

夜幕降临,钟园前的那片小广场热闹起来,璀璨的灯光把周围的一切照得通明。跟着音乐的节拍,人们扭腰、踢脚、甩头、转身,不一会儿就汇聚成一个广场舞方阵。60岁的应丽春站在方阵的最前面,昂扬身姿,精神抖擞。

应丽春退休前是一名图书管理员,热爱舞蹈的她退休后闲不下来,报名就读街道老年大学,并担任“夕阳红舞蹈班”班长。这些年来,她带领舞蹈团参加了不少比赛活动,如宁波市运动会开幕式演出和鄞州区基层文艺团体综艺巡演。2019年,应丽春出现在中央电视台宁波分会场的春晚现场作为伴舞。今年,她被评选为“鄞州区乡村文化能人”,将在之后的日子里继续带领身边的亲朋好友体悟文化、享受文化、传播文化。

钟公庙街道文化站狠抓各类文化队伍建设,充分发挥社区专职文化员、业余文体指导员及各文体团队负责人积极性,打造精品文艺队伍。目前,街道已组建金韵合唱团、钟心民乐团、钟心一刻摄影社、针爱编织队、“泰”极社等90余支文体团队,吸引千余名文化爱好者加入,文体团队不断扩充,网格队伍不断完善。“文化站注重发挥各文艺团队在街道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组织带领群众开展文化活动,文化活动办得红红火火,人文品质不断得到提升。”钟公庙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

自鄞州区首家社区级文联在钟公庙街道金色水岸社区落成以来,街道文化站从个人到家庭、文体到公益、非遗到科普等各个领域持续挖掘辖区内的文化能人、文艺达人,并培育了一批文化新人。截至目前,共申报区级文化示范户4户,文化能人3名。

去年,钟公庙街道首家城市书房在欢乐海岸社区建成,通过组织读书会、朗读者等活动广泛吸收基层文艺工作者和爱好者。街道以未来社区建设为契机,打造一批书香社区,推动“书香钟公”建设,营造全民阅读氛围。下一步,街道还将持续深化“15分钟品质文化圈”建设,聚焦“一老一小”工作,挖掘一批健身运动、文化科普、亲子教育等类型多样的社团,促进文化事业向纵深发展。

钟公庙街道文化站依托带梦胡同、善园、钟园等文化活动阵地,结合宋韵、非遗、音乐、舞蹈等主题,定期开展文化主题活动,并持续做好“宋韵文化年,钟公美学月”品牌活动打造。上半年已举办“非遗·植物敲拓染”“五一·致敬劳动者”小小绘画官、亚运纸浆小画家等活动15场,辖区百余户家庭参与。此外,“艺起来”综艺巡演、“天天演”公共文化服务、“天天看”公益电影放映也逐渐走进社区、走近百姓,让“天天演”文化惠民工程惠及更多人,做到“文艺礼包到家门,惠民演出暖民心”。

4月9日,随着一声哨响,钟公庙街道“五湖四海迎亚运,同心共筑强国梦”主题篮球赛拉开序幕,辖区16个社区通过自行招募热心居民、篮球社团、联居干部等热爱篮球的朋友组成社区代表队进行比赛。与此同时,2023“鄞跑未来 共享亚运”鄞州区全民健身系列活动暨全民健步走活动分会场在钟公庙街道举行,展现出钟公庙独具的地域特色和深厚的人文特色,不断营造全民健身的浓厚氛围。

“眼下,健身运动已成为市民生活的新时尚,在健身步道、体育公园、城市绿意中能看到越来越多的运动身影。”钟公庙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街道因地制宜构建美景、休闲、运动相结合的“15分钟健身圈”,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感受到体育休闲运动带来的活力。

为迎接杭州亚运会,钟公庙街道还打造了“青春欲动·悦邻钟公”全民运动季品牌活动,至今已推出“海岸杯”羽毛球邀请赛、“钟军杯”乒乓球比赛、“乐活夏日”银龄门球对抗赛等“家门口的亚运”系列体育活动16场。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