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消费指导手册(二十八)

发布日期:2023-05-31 16:22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区市场监管局

1.团购价背后的陷阱 

生活中,一些旅行社通常会以“团购价”“低价团”“优惠团”等广告来吸引旅游者上门,但在签订合同时却又调高价格的情况时有发生。事实上,低价团的景点大多数只含第一张门票,其后的缆车或环保车等均要自费;而报价行程中所包含的景点大部分都是免费的。旅行社往往会将最精彩的、需要付费的、旅游者们都想去的景点列为“自愿自费”项目写进合同。 

提醒:如何识别价格是否有陷阱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旅行社 的行程报价应该是旅游者自己支付机票、住宿、餐饮、门票等等 消费总额的八成左右。这是由于旅行社与其他航空公司、酒店及 景区等单位有不成文协商的价格优惠,优惠幅度平均在5~7折, 在此基础上再添加1~3成的利润,这才是真正的合理的行程报 价,而超低的价格必定会有陷阱。

2.旅游购物陷阱 

导游诱购已成为旅游中的普遍现象,一些低价团也往往以旅游购物来弥补。一般是游客在导游带领下集体到指定地点购物,导游会事先游说游客这些地点的商品绝对“货真价实”,但实际上,游客所购买的物品比其他非导购商店价格高出许多,多出来的价格基本是导游提取的购物“回扣”。 

提醒:旅途中购买地方特色商品,一般应到当地正规商场购买,路边小店及景区内的土特产、纪念品最好不买或少买。尽量不要在旅游地购买价格昂贵的金、银、珠宝、玉器等商品,否则一旦出现消费纠纷,很难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天价餐饮陷阱 

自2015年以来连续发生的青岛天价虾到哈尔滨天价鱼再到海南天价菜,景区的天价餐饮乱象频出。旅游中,如果出现类似情况,该如何防范? 

提醒:首先要强化风险防范意识,在景区消费时要尽到自身的“注意义务”,尽量避免“价格陷阱”,把价格和计量单位问清楚,再去购买商品和接受服务。其次,如果出现权益受损情况,要合理控制情绪,先与经营者协商。若协商不成,选择报警。最后在保障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尽量把所有能够证明损害自身合法权益和商家构成欺诈的证据保存好,比如拍照、录音等。一旦发生纠纷或恶化到治安事件甚至刑事案件时,将这些证据提交给相关部门,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其他调解组织介入,或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提请仲裁机构仲裁,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