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民政局召开全区民政工作会议总结2022年民政工作

4月14日下午,区民政局在局机关八楼会议室召开全区民政工作会议。会议总结2022年民政工作,分析面临形式,明确2023年思路任务。
会议指出,2022年,在区委区政府坚强领导下,全区民政部门做好“必答题”、答好“附加题”,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有效履行“三基”职责、有为展现民政风采、有序实现平稳运行,整体工作跃升全市第一梯队,交出了事业发展的高分答卷。
一是用心用情,基本民生保障扎实稳妥。民生保障提标扩围,全年保障各类困难对象约2万人,支出救助资金1.28亿元。推进全市困难群众主动发现机制试点,开展探访关爱1.7万户次,“幸福清单”送达率100%。成功创建全国首批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区,“关爱基金+未保联盟”模式得到王文序副省长批示肯定,困境儿童精准帮扶应用场景入选全省重大改革一本账“S2”。高质量完成认知症照护专区、全市首个5A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民生实事工程,“鄞龄养老”平台上线“浙里办”运行,中河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案例获评省民政厅智能服务终端优秀应用。落实养老服务业支持政策、完善养老服务体系表现优异,鄞州获市政府督查激励。
二是善为善治,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推进。高标准推进“基层治理全面提升”试点,白鹤、明楼街道分别获评省、市级社区治理与服务创新实验区,海创社区通过首批市级智慧社区验收,在仇毕社区设立全市首家社区社会企业丹顶鹤社区书记黄菊芬获评全国优秀城乡社区工作者。沈敏书记在全省城乡社区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交流,具有鄞州辨识度、全省示范性的社区建设新路和治理实践创新做法得到高度肯定。发布《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指南》,将党建融入社会组织全周期管理,社会组织创新园入选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市标志性成果。镇街社会工作站实现全覆盖,同步培育“一站一品”特色项目,在东柳街道成立全市首家学校社工站。社会工作持证人员新增843人,创历史新高。慈善信托实现零的突破,黄庆苗、张亚芬、区慈善总会上榜第七届“浙江慈善奖”。
三是将心比心,基本社会服务持续优化。全链治理“殡葬祭”,实现生态墓园由镇直接管理、村级墓地全封闭管理,联合执法整改拆除违规墓地1800余座。婚俗引导正家风,联合司法部门首创“民政+司法”婚姻调解模式,引进“宋大姐工作室”开展个案辅导,高效完成婚登集中补领、补办工作。深化平安边界创建,完成“鄞州奉化线、海曙鄞州线”2条县级界线联检,率先完成全市城市道路名称统一先行试点。发放水库移民后扶直补资金234万元,资助项目11个,助力移民稳得住、富起来。
会议强调,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面对任务更重、标准更高、比拼更激烈的新形势,今年区民政局要紧扣“1个目标”,突出“1个引领”,打造“7个样板”,即紧扣“全市创一流,全省争先进”的目标,以“一老一小”攻坚行动为重要抓手,引领高质量发展,打造“鄞有众扶”“鄞龄颐养”“鄞童守护”“鄞邻聚力”“鄞领千社”“鄞人慈善”“鄞享惠民”7个样板,全力增进民生福祉,为鄞州高质量打造现代化滨海大都市首善之区再上新台阶,争当中国式现代化区域示范贡献更多民政力量
局领导班子成员出席会议,民政系统中层以上干部、各镇(街道)代表参加会议。会议通报了社区工作“耕耘奖”、优秀社区工作者和2022年度全区5A级社会组织名单,并举行了颁奖授牌仪式。会上,东郊、下应、中河、钟公庙4个街道作了交流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