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直属单位: 《2023年鄞州区水环境治理提升攻坚专项行动方案》已经区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宁波市鄞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年4月11日
2023年鄞州区水环境治理提升攻坚专项行动方案
根据区委区政府“七创争先”部署要求,以“美丽鄞州”建设和“甬有碧水”攻坚为工作统领,为推动水环境质量持续提升,全面实现达标达优,结合我区实际,组织开展全区水环境治理提升攻坚专项行动,现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以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为目标,紧盯考核断面与三江一级支流,坚持问题导向、综合治理,突出上下游协同、全流域联动,采取针对性整治措施,加快补齐水质短板,推进市对区年度水质考核目标顺利完成。 二、攻坚目标 区控以上断面水功能达标率和市控以上断面水质优良率均达到100%,及早实现省控甬新河会展中心断面Ⅲ类达优;三江支流水质显著提升,劣Ⅴ类占比大幅下降,力争“零发生”,Ⅲ类河道达到6条以上;入海河流继续保持达标达优,并实现氮磷控制目标。 三、攻坚任务 (一)以方案为引领,强化河道综合治理。尽快制定实施甬新河流域水质提升实施方案,坚持以远近结合、东西分治为导向,在甬新河及其主要支流开展东片水质提升与生态修复、西片污染拦截与应急治理两大工程,扎实推进流域水质稳步提升;强化不达标攻坚河道“一河一策”编制,及时谋划水质提升工程项目并尽快投入建设;强化河道系统调水活水,科学调度沿江碶闸,引导甬新河西侧河道向奉化江和甬江排水;综合运用河道清淤疏浚、生态河道建设、工农生活污水收集处理、长效保洁等治理措施,改善攻坚河道水环境。 (二)以数据为基础,强化水质跟踪监测分析。对考核断面及三江支流、入海河流,在“一月一测”制度基础上,加密监测布点和频率,摸清河道水质现状及变化趋势,尤其是甬新河等重点断面,采取动态监测,掌握所涉河道各段水质实时状况,分析流域排污情况与治水措施成效情况;对19条城区河道,依托市水利局开展的“一周一测”,及时了解城区河道水质情况。同时,建立河道水质清单,及时研判存在问题和治理效果,开展水质“一月一通报”,对水质未达标的断面,加强水质异常预警,加快推进治理措施,推动责任单位工作落实。 (三)以项目为引擎,强化生态水利工程建设。针对生态补水不足的问题,加快推进湖库水、再生水和跨境水等引水项目,让城区河网水活起来、优起来。加快推进区清水环通一期工程邱隘引水管道、南余闸站和长塘闸站等工程,打通宁东河引水通道,临时阻断甬新河西侧支流污染;完成沿山干河—甬新河引水工程,并保障正常运行;开工建设市清水环通一期工程老江东片、东部新城片节制闸14座,抓紧启动甬新河流域支流节制闸建设项目,通过国开行等途径开展南商片、建庄引水净化、中水回用配套节制闸融资工作;谋划实施甬新河西侧王家弄河6万吨/日的水体治理Ⅲ类提优项目与长丰、福明两大净化厂管道引水回补三江支流及甬新河等项目,强化河道生态补水。 (四)以问题为导向,强化排口闭环整治销号。深化“找寻查挖”专项行动,积极开展镇级自查、互查活动,做好省级、市级交叉检查的迎检工作,对于各级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闭环整改销号,并积极应对涉水舆情,及时消除问题隐患。同时,组织开展问题排口排查整治,在去年排口排查的基础上,以不达标断面和21条三江支流为重点充分运用技术手段深入开展排口排查,并实施重点排口挂牌限期销号整治,破解污水入河问题。 (五)以生态为依托,强化水环境修复提升。综合运用曝气增氧、水生植物、生物群落培植等方式进行生态处理,改善水质状况。制订水生态修复行动方案,组织开展河湖生态缓冲带调查及修复方案编制,完成2公里河湖生态缓冲带建设(修复)和8个农村生态洗衣房建设任务。推进“美丽海湾”建设,深化入海河流污染整治,有效控制主要入海河流(溪闸)氮磷指标,大嵩江、咸祥河达到Ⅲ类考核目标,永安河达到分段控制目标,大嵩江总氮指标达到市级考核要求。推进“美丽河湖”建设,完成农村河道疏浚50公里、清淤20万方,力争创建中塘河为省级美丽河湖、咸祥片区为市级美丽河湖片区,创建市级水美乡镇1个。坚持“肥药两制”改革,测土配方施肥覆盖率达到90%,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45%以上,完成农田氮磷生态拦截沟建设任务。 (六)以控源为根本,强化污水“零直排”提档升级。聚焦重点流域、关键问题,按条线推进住宅小区、街区、企业、学校雨污分流和市政管网的提升改造,重点推进截污纳管、管网提升、农污设施提升等污水零直排四期项目34个,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同步推进19个住宅小区雨污分流改造项目,实施滨海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提标工程。完成“三年一轮”的市政管网检测,摸清底数,部署安排相应的修复提升工作,重点破除排水管网症结顽疾。推进“污水零直排工业园区”创建,完成10个区级工业园区“污水零直排区”创建,电镀集聚区创成“污水零直排”省级标杆园区。同时,开展第三方全程式跟踪检查,清单式整改问题,重点打造一批“零直排”示范小区、街区、企业、学校和区块等,不断巩固提升“零直排”创建成效。 (七)以养管为支撑,强化河道养护与设施运维。持续加强攻坚河道及流域保洁养护力度,及时清理河面垃圾、油污和倒伏水草,明显改善水岸观感。加强攻坚河道周边住宅小区内部化粪池、公共厕所化粪池、商圈(街区)隔油池和雨污管网等排水(排污)设施运行状况自查,组织养护单位清理疏通,避免污水外溢污染。建立完善排水设施日常养护机制,提升运维质量,清淤排水管网800公里以上,检测排水管网100公里以上,完成管网修复20公里以上,154个农污处理设施全部实现标准化运维。同时,加强排水许可管理,新增发放重点工业企业、建筑、医疗等行业排水许可证400家以上。 (八)以执法为震慑,加强污染源头监督管理。进一步加强甬新河流域及其他治理攻坚河道范围内工业企业、商圈店铺、建筑工地排水行为的监督管理和执法,不定期组织开展专项联合执法行动,精准重点执法,坚决严惩违法排污行为,尤其是餐饮废水直接倾倒雨水管网或者直接倾倒入河行为。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镇(街道)和区级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查清现状问题,研究对策措施,细化目标措施,定人定责定时限,全面部署落实,建立上下贯通、层层落实的工作推进机制。同时,强化沟通协调、通力协作,形成鄞州水环境治理攻坚的强大合力。 (二)加强机制保障。建立健全工作定期会商机制,及时听取责任部门和相关镇街工作汇报,研究工作对策措施,推进难题破解与责任落实。强化涉水项目统筹,落实《鄞州区“五水共治”项目统筹管理办法》,健全职能部门牵头谋划论证、五水共治办统筹优化时序的机制,强化涉水政府投资项目资金保障。 (三)加强督查考核。区五水共治办组织力量开展日常督查,区政府督查室、区督考办适时开展专题督查,并实施定期通报和“红黑榜”制度切实推动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同时,将本次攻坚工作落实情况纳入2023年度区对镇(街道)和部门的五水共治和生态建设目标管理考核。 (四)加强宣传引导。以治水干部和党员群众主导,深入开展进村社、进企业、进楼宇等入户治水宣传,多渠道传播治水知识,逐步提升全民爱水护水的意识和理念,引导广大市民养成良好的治水护水生活习惯。扩大河长参与监督,进一步健全举报奖励机制,全面营造公众爱水、护水的良好社会氛围,助力全市打造清流碧水现代化滨海大都市靓丽风景。
附件:1.2022年度重点考核水体水质变化情况表 2.2023年鄞州区重点河道水质考核清单 3.水环境治理提升攻坚专项行动工作任务清单 4.水环境治理提升攻坚专项行动闭环销号问题清单 5.2023年度鄞州区重点治水工程项目清单 鄞政办发〔2023〕24号.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