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969704/2023-107341 | ||
组配分类 | 计划总结 | 发布机构 | 宁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鄞州分局(东钱湖旅游度假区分局) |
生成日期 | 2023-03-07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主题分类 | 其他 | 体裁分类 | 其他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报告宁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鄞州分局 |
发布日期: 2023-03-07 17:11 信息来源: 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 信息来源: 宁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鄞州分局(东钱湖旅游度假区分局) |
2022年,我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关于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始终将法治政府建设作为贯穿自然资源各项工作的主线,不断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强化依法行政、合理行政,建设“法治资规”。现将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2年法治建设工作情况 (一)坚持法治引领,规范履行行政职能。 一是压紧压实法治责任。我局始终坚持把法治建设工作摆在全局的重要位置,将此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与自然资源规划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督促、同考核。定期听取法治建设工作汇报、分析研究工作措施、检查工作落实情况,确保法治建设组织领导有力。分解落实重点工作任务清单,建立健全分局主要领导总负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各科室共同承担的工作机制,层层压实责任。 二是加强法治学习教育。加强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法治学习,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推进建立领导班子定期学法制度、机关工作人员宪法宣誓制度、行政执法人员和法制审核人员业务培训制度,依托“周二夜学”、党员干部学习网等学习平台,重点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习近平关于依规治党论述摘编》,邀请法律顾问为全体干部职工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等行政法律法规和自然资源法律法规,教育引导全体干部职工牢固树立法治观念。 二是规范履行行政职能。首先,加强规范性文件合规性审查,严格执行《宁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有关规定,把好合规关。严格履行程序要求,重点审查和纠正是否存有同上位政策法规及规范性文件相抵触的内容,是否符合制定权限、程序以及规范表述要求,对在合法性审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与相关科室进行沟通,督促其认真修改,保证文件制定质量。其次,认真履行法定职责,规范行政权力运行行为,突出加强行政岗位人员适用资规业务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培训,进一步明确规定的行政管理职责,夯实和扎牢行政岗位人员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思想基础,严格按照法律法规来履行职责,做到遇事思法、办事依法、言必合法、行必守法,实现履行行政职能工作队伍的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履行职责、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 (二)加强法治督察,严厉打击违法行为。 一是加强日常执法监察。加强土地利用动态巡查,及时发现违法用地并报告属地党委政府,全年累计巡查4140人次,巡查里程12.43万公里,巡查发现违法线索67宗、面积116.35亩。落实案件会审制度,做到凡案必审,开展案件会审47宗,处罚45宗,罚款310.27万元。出具违法建筑规划技术认定82件。完成卫片执法图斑核查比对和违法用地整改,协调指导督促各镇(街道)完成违法图斑拆除复耕复绿17宗,共40.87亩,涉及耕地26.66亩。 二是推进执法专项行动。扎实开展全区非农化问题处置工作、全区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整治专项行动、鄞州区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堆土区涉嫌建筑渣土破坏耕地核查整改等各类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各类破坏耕地生态违法行为。继续推进墓地专项整治行动,今年重点配合五乡镇政府落实违建墓穴自行整改以及强制拆除工作。开展打击矿产资源领域违法行为“百日专项行动”。 (三)树牢法治观念,有效化解社会矛盾。 一是加强行政争议案件办理。严格执行鄞州区《关于建立行政争议案件办理工作机制的通知》,在行政争议案件办理过程中,坚持调解优先。加强与市资规局、区法院、区检察院、法律顾问等沟通协调,与业务科室联动,预判法律风险,积极实质化解行政争议,有效化解纠纷。坚决贯彻落实行政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行政负责人出庭率100%。全年共办理行政诉讼31件、行政复议10件,主要集中在征地拆迁、不动产登记、信息公开等方面,审判、复议机关均作出维持决定,本年度无败诉和败复案件。向法院申请行政强制执行案件46件,并配合检察院做好公诉案件相关工作,同时加强生效裁判文书的履行和检察建议、司法建议的整改。 二是稳妥推进信访矛盾化解。按照“大起底、大包干、大化解”和“省委七张问题清单”专项治理要求,对自然资源领域信访问题,全面分类梳理,落实领导包案,聚焦重点问题,落实化解措施。2022年信访主要集中在违法线索举报、规划许可审批、不动产业务等事项,全年共接收信访转办件695件,其中答复办理543件、移交其他部门152件;按期办结信访积案36件。 三是畅通群众利益诉求渠道。加强政务信息公开,规范依申请公开事项办理,有效保障群众知情权。畅通网络平台、12345问政热线、民生e点通、东方论坛等群众利益诉求反映渠道,积极回应网络舆情,依法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对标高标准、高水平,严格落实依申请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按照建设法治政府、提高政府工作公开透明度的要求,畅通群众多渠道申请,建立法规科协调各业务科室共同办理的运行机制,依法执政贯穿受理、审查、答复各环节。依申请公开内容主要集中在土地征收、审批、出让,建设工程规划许可、用地规划许可、规划文本及违法用地处罚等方面。全年受理依申请政府信息公开共204件,均已办结。因申请人不服信息公开答复结果引起的行政复议2件,较上一年度下降80%,结果均维持,败复率和败诉率为零。 (四)注重法治惠民,提升民生服务能力。 一是加强区人大建议办理。区两会召开后,第一时间收集梳理人大代表建议,明确任务分工,倒排时间节点,落实专人督办,及时跟进通报,共收到人大代表建议124件,其中主办件27件、协办件97件,主要涉及国土空间规划、村级留用地、农房确权、土地政策、城乡风貌等关乎城乡建设和民生实事的热点问题,办结率、答复率、满意率均为100%。 二是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围绕不动产登记法治化、数字化目标,聚焦改革要点、紧贴民生热点,持续提升登记效能、优化登记服务质量、化解历史矛盾,积极推动数字化改革向智治化改革迭代升级。加快推进“不动产智治”建设,平台访问量及省级总对总办件量位居全市第一;全面实行“查解封进法院”服务,办件总量位居全市第一。 (五)增强法治意识,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一是加强行政岗位人员法治学习。对分局干部职工和全区镇村干部的自然资源法律法规宣讲工作,做学法的模范,带头学习法治思想和业务法律法规知识,提高运用法治思维依法办事的能力,自觉规范权力行使,实现权责统一。 二是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全面落实普法责任制,加强社会公共场所普法教育阵地建设,依托“3·19浙江省森林消防宣传日”“4·22世界地球日”“6·25全国土地日”“8·29测绘法宣传日”“12·4”国家宪法日等重要主题时点,通过进社区、进学校、“送法下乡”以及横幅、LED大屏、新媒体等多种宣传方式,开展广场设摊宣传、知识竞答互动、农耕农作体验等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提高普法教育社会参与度和覆盖面。 二、当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行政执法力量需加强。我局承担土地、矿产、林业等大量违法案件查处、月度卫片执法和年度自然资源督察等大量执法核查工作,但是专职从事执法相关工作的人员力量较薄弱,与繁重的执法业务不相适应。 (二)执法边界尚未理顺。机构改革后,我局和其他部门的执法边界和职责划分仍未明确。如与综合执法部门之间的国有土地规划执法职责划分和林业执法职责划分问题、与农业农村部门之间的农村宅基地管理与执法职责划分问题等。 (三)法治水平还需提高。自然资源规划管理工作千头万绪,涉及利益广,历史遗留问题多。近年来,涉及违法用地、房屋权属争议、规划审批和违法认定等方面的信访问题依然居高不下,因信息公开等原因造成的行政复议、行政诉讼也时有发生,败诉风险也较高。 (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工作推进有待明确。基层实践推进遭遇现实问题,目前乡镇街道及基层站所的执法力量尚未完全统筹,执法事项并未明确,管理体制尚未理顺,不利于下步执法工作实际开展。 三、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安排 2023年,我局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理论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严格按照市局党组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工作部署,准确把握法治建设新要求,坚持立法引领、依法决策、文明执法,加强执法巡查,树立法治权威,全面提升自然资源和规划法治水平。 (一)强化领导核心,着力提高法治意识。充分发挥党组在法治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和领导干部“关键少数”的模范带头作用,坚持将法治建设列入党组重要议事日程,加强对法治建设的统一领导、统一部署、统筹协调。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把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列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结合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党内外法规学习等一体安排学习交流,有效推动机关干部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促进党员干部法治意识、法治素养和依法履职能力全面提升。 (二)强化执法监察,狠抓各项专项行动。结合年度季度月度卫片执法整改,有序推进农村乱占耕地建房整治,重拳打击非法占用基本农田、非法偷挖盗采矿产、非法建造墓地以及政府公益公建类违法、重点交通工程违法建设等违法行为,以“零容忍”态度,加大案件查处力度,压实耕地保护责任,落实“增违挂钩”联合惩戒机制。 (三)强化沟通协调,着力化解行政争议。深入推进“法治资规”建设,完善信访工作机制,加大重点领域信访问题共性分析,提升初信初访办理质量和效率,实施信访积案“清零”专项行动,着力构建“信访总量降、初次化解升”的信访生态。完善行政争议案件调解制度,坚持诉前调解优先,提高行政争议化解效率。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从工作源头上预防、减少争议纠纷,着力降低行政争议发案量和败诉率,提升行政执法和信访办理规范化水平。 (四)强化改革创新,不断提升行政服务效能。推进行政审批系统一体化建设,探索优化用地、用林、用海、规划许可“统一收文、统一办理、统一发文”审批机制,推动自然资源使用审批全链条融合。持续推进不动产登记数字化改革,深化不动产智治场景的贯通应用,以标准化、智能化、便利化为总目标推动不动产登记业务数字化水平;进一步优化不动产登记营商环境,夯实“企业专窗”服务能力,继续推进实施涉企“零收费”落实“六减”要求,推进优化营商环境的改革举措落地见效;进一步加强不动产登记队伍建设,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党建和业务工作,不断提高确权登记人员的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 (五)强化学习培训,着力建设“法治资规”队伍。着力强化政治训练和实践锻炼,加强法治人员能力建设,组织开展各类法治培训和业务培训,进一步提升系统干部能力。全面实行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发动在编人员参与执法资格考试。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