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信息>计划总结
索引号 002969878/2023-106573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发布机构 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生成日期 2023-03-21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主题分类 工商 体裁分类 其他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鄞州区市场监管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思路
发布日期: 2023-03-21 16:38 信息来源: 区市场监管局 信息来源: 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一、2022年工作总结

  (一)市场环境提质升级。深入贯彻“放管服”改革要求,围绕“企业生命一件事”推行准入准营极简审批和“全区通办”模式,推广“全流程网络申报+电子营业执照+纸质执照邮寄”零见面申报形式,企业(含个体户)开办网办率保持100%。截至目前,全区市场主体已经突破17万户,企业总量和新增量均保持全市第一,市场整体稳中有进。相继开展利刃、铁拳、亮剑2022系列专项执法行动,进一步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获评全市系统重大案件集体三等功。累计培育放心消费单位5821家,其中无理由退货承诺单位2290家,放心工厂470家,放心消费商圈10个,打造全市首个放心消费现代社区,承办全省深化“放心消费在浙江”行动现场会,“放心消费看鄞州”的金字招牌更加闪亮。改造提升农贸市场5家,创建“五化市场”2家、三星级及以上星级农贸市场16家。承办全市首批智慧市场发布会,规范化、智慧化市场建设走在全市前列。

  (二)经济发展稳中求进。深入贯彻质量强区、标准强区、知识产权强区战略,12家企业加入全省首席质量官联盟,超额完成浙江制造“品字标”企业11家。4家企业入围市政府质量奖,9家企业申报区政府质量奖。获得2021年度质量工作市政府督查激励。今年新增主持参与国家标准37项,浙江制造标准8项。成功获得外贸综合服务国家级标准化试点,2个市级农业标准化试点。实现专利授权7265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092件;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7510件,同比上升23.11%。同步完成知识产权质押融资13.5亿元,各项指标均位列全市前茅。获评“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示范县”,争取到全市首家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在鄞落地。鄞州区在全市知识产权保护和发展大会上作典型发言。

  (三)除险保安筑牢防线。开展食品安全“守查保”、打假治劣“药剑”行动、特种设备安全整治、县域块状产业产品质量风险排查等行动,建立问题清单和动态销号机制,做到发现一批、整改一批、提升一批。组织食品抽检4673批次,药品(含医疗器械、化妆品)抽检389批次,产品抽检233批次,不合格批次均闭环处置。“甬有食安”项目作为全市观摩点接受市人大代表考察。自主开发零售药店药品安全集成画像系统(药安码)入选全省药品流通监管创新试点项目。特种设备定检率持续保持100%,完成电梯物联接入6577台。牵头全区电动自行车综合治理集成改革,提前淘汰置换非标电动自行车23.8万辆。

  (四)急难险重闻令而动。牵头全区冷链物防专班,累计激活冷链食品经营单位1547家,进口水果经营单位501家,持续抓好进口冷链食品(进口水果)“全受控、无遗漏”闭环管理。建立专业市场进口商品物防体系,守好全区81家市场“小门”,扫码量、扫码率均居全市首位。积极发挥零售药店“哨点”作用,上报五大类监测药品购药人员信息15万余人次。严格落实重点人群核酸检测,监督市场从业人员、冷链从业人员、外卖骑手、零售药店人员核酸检测超过170万人次。承办全市系统商品市场、外卖骑手疫情防控应急演练。全力开展文明典范城市创建,针对全域盲测和新增专业市场点位的现状,抓住农贸市场主阵地,协同推进小餐饮、公益广告、专业市场文明创建。对照评分细则,结合疫情防控和示范创建,逐一落实问题整改,通过整改提升带动创建提效,形成常态化创建氛围,市场监管领域省测零失分。

  综上,今年以来区市场监管局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局的精心指导下,对标“十大攀高”任务,全面加码加速,以最大努力、最强精神、最硬担当为高质量打造现代化滨海大都市首善之区贡献更多市监力量。今年已累计获得知识产权省政府督查激励等省级以上荣誉16个,争取到各类试点或现场会14个,获得各级领导批示肯定16个。

  二、2023年工作思路

  (一)优化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服务。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快推广“准入准营一件事”制度,提高企业登记便利化程度,市场主体新增量力争完成2万户。强化镇街联动,协同做好招商引资、综合体开业等服务;完善市场主体迁移综合研判机制,做好迁移企业第一时间反馈,下好留商守商“先手棋”。健全事中事后监管机制,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常态化,做到监管事项入驻率、掌上执法率、抽查任务按时完成率、检查结果公示率和发现问题后续处置率 100%,有效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健全公平竞争制度规则体系,开展反不正当竞争专项执法行动,查办一批仿冒混淆、虚假宣传、商业贿赂等重点案件。

  (二)提升质量和知识产权全链条供给。完善大质量工作格局,推进质量建设融入创新全链条、覆盖企业成长全过程,实施“千企创牌”行动,完成浙江制造“品字标”企业创建9家。持续做好各级质量奖梯级培育,评选区政府质量奖3家,冲刺省政府质量奖1家。全面实施标准化战略,鼓励支持企业主持、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制修订,争取12家企业入库培育,力争新增主持参与国家标准15项,浙江制造标准5项。深入贯彻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出台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示范县工作方案(2022-2025),强化知识产权政策支撑力。实施知识产权创造主体培育工程,加大创新投入,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向专利密集型产业发展,实现高价值发明专利1700件,有效发明专利突破8000件。完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体系,持续推进金融服务“入园惠企”,力争知识产权质押金额超过10亿元。

  (三)强化除险保安全维度治理。聚焦亚运会等重要活动和会议安全保障工作为重点,统筹提升四大安全监管水平。全面推进落实食品安全属地管理和企业主体“两个责任”工作机制,在食品生产、流通、餐饮环节纳入包保责任体系的基础上,扩大至食用农产品种养殖、餐饮具集中消毒、食品相关产品等领域。完成食品抽检不少于5000批次,群众食品安全满意度保持在85%以上。持续开展“药剑”、医美机构药械化使用、网络销售药械化等专项整治,基本药物抽样合格率稳定在99.5%以上,药品安全满意度稳步提升至90%以上。强化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推进物联网+建设,高质量完成安全生产整治行动。建立健全产品质量风险预警处置机制,深入推进区域块状产业产品风险排查整治,完成重点产品质量抽检300批次。

  (四)加强民生实事全要素提升。持续开展农贸市场提质升级三年行动,全区农贸市场规范化、智慧化水平位居全市前列。新创建五化市场1家、三星级及以上市场2家,三星级及以上文明规范农贸市场覆盖率达到73%。优化放心消费环境,持续推进“放心消费在浙江”行动,推广海创社区放心消费现代社区创建经验,扩大鄞州消费优质品牌,推动消费纠纷源头化解。

  综上,2023年我局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以深化数字化改革为抓手,以统筹推进发展和安全、效率和公平、活力和秩序为目标,全力打造鄞州市监新风向。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