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工作信息 > 计划总结
索引号 002969691/2023-104817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发布机构 鄞州区水利局
生成日期 2023-02-09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主题分类 水利 体裁分类 其他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鄞州区水利局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要点
发布日期: 2023-02-09 09:57 信息来源: 区水利局 信息来源: 鄞州区水利局

一、2022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我局紧紧围绕省、市水利部门的决策部署,聚焦水利投资、调度管理、数字赋能、改革创新等重点工作任务,扎实推进防洪排涝一体化建设、水生态一体化治理、供排水一体化保障等各项工作,为建设水利高质量发展贡献鄞州力量。

(一)攻坚克难挺进重点工程战线。面对土地报批、资金制约、政策处理等困难,千方百计确保项目正常推进。一是扩投资稳大盘。抓紧契机包装融资项目30余亿元,争取到专项债、农发行等资金3.05亿元,同时充分挖掘投资潜力,确保项目应统尽统。二是推项目提速度。新杨木碶工程、楝树港泵站均已完工;海塘安澜一期、清水环通一期正按时序推进,分别完成年度投资的100%和110%。东钱湖北排开挖、清淤、松木桩等工作正加速施工,完成年度投资1.1亿元,长塘、南余闸站完成水下部分施工。三是抓前期促开工。甬新河调水工程已开工建设,楝树港配套河道进入施工招投标阶段,计划明年年初开工建设,小浃江整治、既有铁路桥梁正加紧开展前期工作。

(二)精诚团结筑牢水旱灾害防线。面对今年“旱涝交织”的整体态势,坚决履行好防汛抗旱这一主责主业。一是“预”字为先。汛前分三阶段检查各类水利水务工程592处,发现并整改隐患30处。完成全国自然灾害风险普查及城区防汛、山洪防御等10个应急预案的编制优化。出梅后根据旱情发展趋势,动态分析和调整水源调度方案,落实备用水源10余处,全区供水工作平稳有序。二是“干”字为本。全市首个完成甬江奉化江堤防应急加高,使全线具备4.63米防御高程能力。印象城商圈积水问题彻底根除,整治成效显著。新增城区应急抽排能力2700m³/h、3座高风险下穿强排能力3600m³/h,完成各类积水点改造超20处。三是“防”字为要。坚决贯彻上级部署要求,“轩岚诺”、“梅花”期间累计预泄河网水21366万方、水库水2050万方,水库拦蓄洪水5982万方。绘制积水抢险力量布防三,部门属地协同提前备勤,在“梅花”主要影响第二天就实现了城区全部97处积水点清零,全区实现安全度汛目标。

(三)蹄疾步稳兜住民生水利底线。持续创新放大治水一体化优势,共完成面上工程投资7.5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67%。一是溪坑库塘治理。创建美丽山塘7座,东家山、黄家田水库维修工程完工验收,83座高坝屋顶山塘安全评定、5座小型水库监测设施建设全部完成,尖山墩等5座水库和云居庵等5座山塘达标提升已开工建设。二是河湖环境提升。创建东江、咸祥河为省级美丽河湖,云龙片、东吴片、城南片为市级美丽河湖片区,咸祥镇、东吴镇为市级水美乡镇。长丰净化水厂傅家耷河配套整治工程建成,补水量25万方/日的小塘河应急引水工程及邱隘引水3万方子项目完工并发挥效益。三是农村水利建设。完成河道清淤38万方、疏浚67公里(完成率分别为152%、134%),整治河道岸线7公里,提升改造农业灌溉泵站机埠、堰坝水闸57座(完成率190%),实施中小河流整治4.52公里(完成率174%),农村水环境持续向好。

(四)砥砺奋进坚持生态建设路线。一是管网改造稳步推进。完成排水管网检测317公里、清淤1232公里、修复40公里(完成率分别为145%、205%、200%),发放排水许可证576家(完成率115%),32个污水零直排二期改造项目全部完工。二是农污建设不断深化。建成镇级污水收集管网3.2公里(完成率160%),3个自然村农污治理提升完工,11个农污终端全部完成纳厂。滨海厂污泥处理提标工程已顺利开工建设。三是精品线路逐步成型。按照“两年成景”目标,加快塘河钱湖文化线、“清奇嵩江·蓝色海湾”线打造工作,其中十方牧云小镇一期、前塘河云龙段整治一期、农村党史馆、航空飞行营地等11个子项目已建成,两条线路已完成年度投资2.2亿元,累计完成投资4.77亿元。

(五)笃定前行守好监督管理红线。一是数字应用再创新。完成智慧水利一期项目研发并投入使用,在台风及强降雨期间发挥重要作用。完成水文测站新建改建41处,省水文5+1考核任务全部完成。二是供水工作再深化。线上线下同步开展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和城市节水周等宣传,创建节水示范小区15家、节水型单位9家,推广节水器具360套,6家1万方以上自备取水户实时监控安装全部完成。加速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已启动东吴镇供水并网工作,大嵩片区并网工作正加速推进,塘溪、横溪两镇共8个村村级管网改造全部完工。三是河湖长制再出发。建立河湖长制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助力河湖长制工作全新启航。推进常态化河湖保护,完成大嵩江、中塘河、后塘河河湖健康评价,启动新一轮23条县级河道一河(湖)一策方案编制工作。并推进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协同联动的治水新模式,各级河长共完成巡河77017次。

二、2023年工作要点

2023年,我局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省、市、区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全市水利高质量发展部署要求,一体化谋划推进水利各项工作。2023年,计划完成各类水利水务投资14亿元,完成水利固定资产投资8.2亿元。

(一)掀起建设高潮,守护江河安澜。一是“五河二塘三泵闸”加快推进。楝树港配套河道、小浃江整治分别完成35%、20%的工程量,东钱湖北排工程一标段完成,二标段完成80%、三标段完成30%,杨木碶河、渡架桥江铁路桥拓宽基本完成;海塘安澜一期工程全面建成,二期工程加快前期推进,翻石渡泵站完成前期报批并启动招投标工作。二是“活水清水调水”并举。长塘泵站、南余泵站、邱隘引水管道基本完工。甬新河调水工程、前塘河下应段整治工程全部建成;市清水环通一期工程老江东片、东部新城片建设节制闸14座,南商片、中水回用配套节制闸继续通过国开行等途径开展融资,力争开工。

(二)巩固治理成效,办好民生实事。一是深化库塘治理。按照小流域三年提升规划,加快推进画龙溪治理,确保梅溪综合整治开工建设;根据水库山塘“一库一策、一县一方案”,完成小型水库系统治理2座,山塘分类治理5座,美丽山塘创建5座。二是提升水韵生态。完成农村河道疏浚50公里、清淤25万方,创建中塘河和小洋江(东钱湖段)为省级美丽河湖、咸祥片区为市级美丽河湖片区,横溪镇创建为市级水美乡镇。继续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完成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提升60座。三是建好精品线路。继续推进两条精品线路打造,塘河钱湖文化线力争先行开通东部新城段成熟线路和云龙-东钱湖段,同时争取由区级线路升级为市级线路;“清奇嵩江·蓝色海湾”线将继续发掘大嵩片区文化品牌,构建现代蓝色海湾。四是深化监管红线。创建节水示范小区、标杆企业等节水载体20个,完成11家水平衡测试工作。以世界水日、水周及5月份城市节水周为重点,积极探索节水宣传长效机制。同时常态化巩固清四乱及无违建河道创建成果,严厉打击涉河建设中的违法行为;部门属地联动提高建设项目水保编报率,继续推进水土流失治理工作。

(三)落实控源截污,深化供水保障。一是供水一体化方面。续建农村饮用水达标工程专项债项目,咸祥、东吴、塘溪水厂提升工程完工,梅溪水库至咸祥、瞻岐水厂引水复线工程(DN1200管)完成工程量的35%,大嵩水厂新建工程、梅溪水库系统治理工程力争开工建设,大嵩供水一体化工作加快推进。二是清源零直排方面。完成排水管网检测185公里、清淤900公里、修复31公里,改造积水点15个。开工建设污水零直排四期工程,通过16个雨污水管网提升项目,进一步补齐对应区域排水短板。三是农污提标方面。完成5.8公里镇级收集管网建设,2个村农污治理提升工程,154个污水处理设施全部实现标准化运维,滨海厂污泥处理提标工程、塘溪配套给排水项目完成建设。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