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最新专题>打造鄞州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首善之区>建设实施方案执行情况信息
百丈:打造现代社区 共享幸福生活
发布日期: 2023-10-24 09:59 信息来源: 百丈街道

“集美本草园””“空中花园”……一个个居民自治的共享花园让荒弃地成了老小区的一道道风景;“老吴帮邻工作坊”“绿主妇团队”……一支支居民志愿者队伍让文明之风吹遍百丈各个角落。

开展现代社区建设,最终的落脚点是要加快推进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百丈街道围绕现代社区建设的部署要求,坚持在工作推进过程中抓重点、攻难点、创亮点,积极探索具有百丈辨识度的现代社区建设新路径,打造具有高质量发展、高标准服务、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的人民幸福美好家园。

党建引领

优化服务管理体系

“辖区10个社区中,常住人口最多的社区有7874人左右,辖区内有3个征迁小区,大量人员被周边社区吸收,人口流动性大。” 近年来,百丈街道老旧小区多、管理难度大,社区治理难题日益凸显。面对现状,完善服务与管理体系成为百丈街道建设现代社区的第一步。

“通过网格优化调整,我们将原先的48个网格调整为92个网格、213个微网格。”百丈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在配强网格力量的过程中,街道把治理触角延伸至楼栋,发动在职党员、共建单位、社会组织等其他力量,担任“楼栋红管家”,形成“街道党工委-社区大党委-网格支部-楼道党小组”四级组织体系,打通服务居民“最后一米”。

社区是党委和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党建统领网格智治至关重要。在潜龙社区党委书记水洪看来,社区工作千头万绪,最重要的是坚持为民服务的宗旨。近年来,潜龙社区通过构建聚合化党建圈,统筹强化“1+3+N”网格力量,细化基层治理单元,充分发动微网格长、业委会、热心居民等三股力量。按照区块结构设立6个大网格、18个微网格,每个微网格建立微信群。同时,挑选了62名热心居民,成立治保、民调、巡防、帮教、禁毒、消防等6支志愿服务队伍。其中,每日7时至9时,“七九文明劝导队”都会开展家园清洁行动,并针对各种不文明行为进行监督、劝导。

如今,百丈街道的多个无物业老旧小区,针对人员流动大等治理难点,已形成党员带头、居民参与的社区治理格局,实现群众心声在楼栋收集、社区事务在楼栋内传达、矛盾纠纷在楼栋内化解,逐步形成“社区—网格—楼栋—户”自治模式。目前已相继打造出潜龙“小巷公议会”、七塔“365姐妹议事工作法”等居民议事品牌,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治理格局。今年以来,百丈街道10个社区已累计处理居民纠纷千余件,提供志愿服务万余次。

“居民搬到哪里,我们的网格服务就跟到哪里。”8月10日,划船社区与明楼街道明东社区结成了党建联建单位,当天成立了由双方网格长、志愿者组成的“近邻帮帮团”。“近邻帮帮团”的网格员们还上门看望了暂住在明东社区的划船社区老党员张贤烈、93岁独居高龄老人张汉英,并向他们发放了结对互助联络卡。

“我们也想借助兄弟社区的平台、资源,让居民们能多互动,享受到双方社区共同的服务。”划船社区党委书记林燕说,目前划船社区已成立了4个驻外党群服务联络点,每个月固定一天,划船社区网格员都会来到结对街道社区的党群服务联络点,为暂住在那里的划船社区居民提供社保、民政等便民服务,实现“事在格中办、忧在格中解”,让暂时搬离的划船社区居民感受到来自社区“娘家人”的温暖。

为创新探索社区与医院共建机制,实现党建联建,助推“健康共富”,10月19日上午,百丈街道七塔社区党委与鄞州人民医院医共体门诊第一党支部举行党建共建结对签约仪式。双方将通过“社医共建、互助交流、帮扶慰问、助力治理”等相关活动,不仅共享党建学习资源、联合开展党员活动,提高双方党建水平,还将为社区网格居民提供点对点的健康答疑、个性化服务,开展院方特色项目“春苗行动”等活动进社区,为居民提供贴心的“家门口”式的义诊服务及健康科普活动。

“在院方党支部的大力支持下,希望通过本次结对共建,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活动共办,进一步深化慈孝社区品牌,提高社区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七塔社区党委书记陈剑静表示。

旧改提升

“改”到居民心坎上

“平台改造完后,环境提升了,我们老人也有了专门歇脚聊天的地方。”近日,家住百丈街道演武社区黄栀花巷的王阿姨高兴地说。

演武社区共有10个小区,大多数为老旧小区且无物业,居民多以老年人、外来务工人员为主。尤其是黄栀花巷、南大步巷、土地巷地段的平台,存在着基础设施落后,地砖老化脱落、排水差导致漏水等问题。社区结合居民的诉求,开展平台项目改造,并在施工前期,汇总归纳、梳理问题清单,邀请施工单位实地勘察,现场与居民代表、微网格长们交流意见、协商方案。经过半年改造,如今平台面貌焕然一新:平台地面铺上了蓝色的塑胶道,原本居民杂乱堆放的花草被规整划一地放入花格栏内;不锈钢水沟、排水管有序排列在防盗门旁,解决了之前楼道居民家排水难、常漏水的问题。

去年9月,甬港新村开启老小区改造,社区通过征集居民意见、召开“小巷公议会”,一个个接地气的旧改项目被列了出来。为保证施工质量,社区每周还召集相关单位开协调沟通会,对施工中发现的新问题进行汇总,对老问题的整改进度进行梳理。

粉刷一新的外墙、 整洁的小区道路、车辆整齐有序停放、小区公共区域空间内,随处可见的休闲桌椅……今年6月,有着30余年“高龄”的甬港新村完成改造,迎来了自己的“逆生长”。最让居民们拍手称赞的是,改造后,原先蜘蛛网般的小区空中“飞线”,全部埋入地下;雨污水管道全部重新铺设,小区的停车位也增加了50个。

精准服务

共富品牌多点开花

推进现代社区建设,百丈街道各社区因地制宜,打造符合自身居民需求的党建共富品牌。

近期,一场特别的集体生日会在宁波凯利开元名庭大酒店举行,主角是来自七塔社区的16位独居老人。生日会上,辖区共建单位组织的一系列精彩节目,为老人们送上了一场别样的生日派对。“这是我过得最有意思的一次生日。”79岁的袁阿姨说。

此次集体生日会是七塔社区帮独居老人实现“慈”心愿项目中的其中一个心愿,由辖区共建单位鄞州银行彩虹支行提供活动资金、志愿者,凯利开元名庭大酒店提供生日会场地和服务。

据悉,8月份以来,七塔社区开展点亮“慈”心愿行动,通过打电话、线上网格群、上门走访等方式,征集了37位70岁以上独居老人的“慈”心愿 。

陈翠娣老人曾是纱厂女工,她的心愿是想去看看原宁波纱厂的影像资料。于是,社区安排志愿者带陈翠娣去宁波城市展览馆。在网格员与宁波轨道交通志愿者陪同下,她坐上地铁并参观了地铁鼓楼站……通过各方支持,已有30位独居老人圆了30个“慈”心愿。

“慈”心愿活动是今年百丈街道“书记领航、强基共富”党建项目之一,主要为独居老人群体解忧愁、圆心愿、拾信心,通过组织联动、资源互动,实现精神共富。

除了帮助老人实现“慈”心愿,今年,七塔社区在万兴小区内还新建了一座占地面积约200平方米的“慈孝公园”,以慈孝、共建和谐社区为主题,设置了“善乐亭”“孝德墙”“慈孝文化墙”等多个点位。

工作日的午后,华严咖啡街店铺门口,人影错落。“秋天晌午,天气比较舒适,客人也比夏天多了,还有外地游客专程过来打卡的。”“Dime”咖啡店主理人周丽莲表示,华严街的咖啡文化氛围近年来日益浓郁。

短短的一条华严街上,如今聚集着大大小小的咖啡店、服装店30多家,一间间个性鲜明、风格别致的店铺成了城市街区的一道亮丽风景。而在2018年,华严街店铺还全是经营外卖餐饮的,店铺门口油污横溢、电动自行车乱停放,环境卫生状况堪忧。

华严街的变化始于2020年,为治理提升华严街环境和文明氛围,社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带头作用,以“党建搭平台、行业话发展、百姓得实惠”为切入点,组建了“商铺联盟”,并起草制定了街区“商铺HOME”公约,带领商家践行商铺公约,积极做好垃圾分类、门前“三包”等工作,使营商环境得到提升。与此同时,社区还组织举办了“绿意商铺文化节”。

近年来,社区在对辖区内的华严街、华严巷、廨院巷等点位进行微改造、微提升的同时,充分挖掘华严转角咖啡、小巷咖啡、菜场咖啡等文化新底色,通过引入开展“华严老故事”“华严微文创”“啡常阅读”等一系列“小而精”“小而美”的沉浸式社区人文体验活动,营造“巷里浓香·华严味道”的生活美学空间。

“让咖啡文化走进华严街头小巷,促进咖啡与公共空间、与市民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和内容相融合,探索出一条以党建为引领、公益为内核、自治为基础精神、公约为纽带、经营为动力的基层治理新路径。”华严社区党委书记王佳敏说,探索党建引领下的“咖啡共富”,是今年华严社区的“书记领航 强基共富”项目。下一步,华严咖啡街还将进行一系列硬件更新。

数字赋能

探索线上服务新模式

“在积极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氛围过程中,需要团结社区内部力量制定‘幸福清单’活动的志愿者群体,也需要链接外部资源合理破解小区治理难题的创新办法。”百丈街道相关负责人说。

早在2019年,潜龙社区为解决老旧小区无物业管理、流动人口多带来的停车难等问题,通过政府公开招标形式引进了杭州停好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停车管理单位,至此,甬港新村结束了多年的敞开式无物业状态,有了专业的智慧停车管家,有效解决了老小区私家车乱停放、乱占道的现象。

24小时自助借还,居民只要刷身份证就能进入“铸韵书房”。这个24小时无人自助的“铸韵书房”就设在后塘社区宁铸尊府小区内。去年下半年,后塘社区联动宁铸尊府小区物业公司,将小区内一间50平方米的闲置用房改造成社区图书室,并通过街道联系上了鄞州区图书馆,共同打造嵌入式共享型公共文化新空间。在街道文化站的牵头下,目前“铸韵书房”共藏书800余册,涵盖少儿读物、中外名著、医学、教育等种类,同时配置了自助借还一体机,为居民读者提供全自助的借阅、续借、还书服务,而且实现全区公共图书馆通借通还。

后塘社区辖区内业态以高档小区、商务楼宇、酒店为主,近两年,社区以“一切遇见,皆是美好”为主导,积极探索“LWP”(生活-工作-娱乐)互融模式,让居民、企业、商铺都能感受到舒适感、满足感、幸福感;以“三圈融合,五汇聚力”为抓手,把住宅圈、楼宇圈、商业圈三大辐射圈串联起来,打造住宅、办公和休闲消费融为一体的新型活力社区。

“我们现在办公的内容,基本上都能在线上完成。”后塘社区党总支书记王瑶打开手机上的“塘心汇”小程序界面,首页上有“办事指南”“公益对接”“朋友约吧”等板块。在“公益对接”板块内,可看到社区发起的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居民、共建单位志愿者在小程序上点击报名,就可参加活动。另外,“‘益企’+探店”模块也是该社区最近探索的助企、助商模式,

随着越来越多个性化的品质店铺入驻辖区,今年7月,后塘社区成立了“益启加油站”,推出“‘益企’+探店”系列计划,网格长变身“推荐官”,为辖区内新开店铺拍摄宣传小视频,并通过各类数字平台进行推广。“在帮诚信商家进行推介引流的同时, 也方便了居民生活购物,促进就近消费。”王瑶说。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