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重点领域信息公开>旅游>公共服务
瞻岐:绘就“三农”新图景 点亮乡村振兴路
发布时间: 2023-10-18 10:49 信息来源: 瞻岐镇 信息来源:

背山面海、区位优势独特、自然禀赋优越的瞻岐镇,孕育出绮丽风光和丰饶物产,拥有1.7万亩耕地、5.6万亩山林、2800亩养殖水塘、6000亩近海养殖海域,是鄞州区农业资源最具优势的乡镇之一。

农业不仅是瞻岐镇的基础产业,更是该镇推进“滨海蓝湾新城”建设的重要基石。2021年底,瞻岐镇以全省最高分获评“省级特色农业强镇”。

近年来,瞻岐镇更是依托山海资源优势和渔业、水果产业基础,不断拓宽“三农”服务新领域,打造“奔富”金钥匙,增色“三农”风景线,助力形成“主导产业强、生态环境美、农耕文化浓、农旅融合紧”的现代农业特色强镇,努力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

采橘山海间,悠然见田园。这个时节,步入瞻岐镇姚家村朝森果园,群山间近百亩橘园里,成串的橘子挂满枝头,仿佛一盏盏橙黄的“灯火”。

作为鄞州区山地蜜橘的主要产地,瞻岐镇橘子种植面积约4000亩,种植的品种主要有大丰、宫川和红美人。大丰橘一般在9月下旬成熟,最佳上市期在10月,目前正是橘子采摘的高峰期,瞻岐的橘子因酸甜适宜、皮薄多汁,深受市场欢迎。

瞻岐镇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为水果的生长并走向产业化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自然基础保障。全镇除了种植橘子外,还有草莓、葡萄、猕猴桃、杨梅等水果3200亩,水果产业基础扎实。在渔业方面,6000亩近海紫菜养殖基地、占地面积800亩的南美白对虾养殖基地等设施化养殖规模均位于全市前列。

值得一提的是,在抓好特色产业发展的同时,瞻岐镇不忘抓好粮食安全生产这个根本,结合耕地功能保护和美丽农业建设,持续抓好经营性花木整治和耕地“两非”整治,积极推进土地连片流转和粮食规模种植。今年,瞻岐镇种粮大户土地流转承包面积9779亩,占全镇可用耕地面积的70%;全镇粮食种植面积达到18884亩,种植面积位于全区第三,创历史新高。

为了全面提升为农服务、促农增收的能力和水平,打响瞻岐镇农产品的知名度,2016年12月,该镇建立了鄞州区首个镇级农合联,闯出了一个“双轮驱动、实体化运营”的瞻岐模式,这也成为我省首批示范性乡镇农合联。

从成立之初的7家龙头企业发展到现在的76家会员单位,从以前的“单打独斗”转向“抱团发展”,瞻岐镇依托农合联实现农产品统一包装、统一销售,通过精心培育,已有农产品注册商标19个、浙江省名牌农产品1个、宁波知名水产品品牌2个、宁波市名牌农产品1个,打响了瞻岐农业品牌。

也正是特色品牌的加持,让越来越多的“瞻岐味道”走出宁波,走向全国。如“一而斋”紫菜、“三丰”鄞州雪菜曾荣获浙江省农博会金奖,“甬茗大岭”绿茶获得第12届中国义乌国际森林产品博览会金奖。去年,瞻岐镇不断加强助农平台建设,镇农合联荣获“市级优秀基层农合联”称号。今年4月,瞻岐镇又成功获评第一批省级农事服务中心,系全区唯一。

以农合联平台为载体,瞻岐镇还先后与白鹤街道、明楼街道开展共富结对,充分发挥镇农合联平台功效,整合优势农业资源,依托白鹤、明楼线上线下销售站点,以线上青春推介员直播、线下青春集市等形式,推动瞻岐与白鹤、明楼共富合作结硕果、攀新高。

在未来的发展进程中,瞻岐镇将围绕乡村产业振兴要求,进一步促进休闲农业发展,培育壮大新型农业主体,目前已完成瞻岐镇现代农业功能集合园初步设计方案,下步将更好地发挥特色农业强镇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

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业经营主体日益壮大,农民这一群体也在悄悄发生着变化。据统计,瞻岐镇目前有涉农企业2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7家、家庭农场22家,其中省级规范化农民专业合作社3家、市级7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市级示范家庭农场3家。

这批新型农民不仅有干劲,还具备现代农业生产经营能力,依托得天独厚的山海优势,瞻岐“新农人”闯出了一条不一般的种植养殖致富路。他们积极投身雪菜、葡萄、“露水松茸”、米醋、紫菜等产业,全力打造以休闲、观光、采摘为主题的生态农业基地,目标是形成休闲观光农业,带领周边农户共同致富,助推瞻岐镇成为农业强镇,也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郭斯统是鄞州三丰可味食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2006年大学毕业后,就扎根基层,从事蔬菜品种选育和精深加工关键技术研究。多年来,他曾获区十佳新型农民、区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鄞州金匠、市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等荣誉,还获评省首批新型职业农民高级职称。

他所在的鄞州三丰可味食品有限公司也是鄞州区首家实现自动流水作业的雪菜生产企业,机械化生产提高了产品附加值,企业在销量上升的同时,解决了周边农民冬闲土地的利用问题,还通过大力发展订单农业,以保护价形式收购农产品,带动周边60多名村民稳定就业,带领农户共同富裕。

“能够以一技之长让农民增收,我非常自豪。未来,希望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到家乡,和我一样成为‘新农人’,向着共同富裕的目标不懈努力,为乡村振兴添柴加火。”郭斯统说。

今年8月,瞻岐镇传来好消息:葡萄新品种“黑皇”试种成功。“做农业,要与时俱进,更要科技创新。”这是瞻岐镇周一村种植大户叶科技常挂在嘴边的话,叶科技种植葡萄已整整15年,名叫“科技”的他,在种植业上把科技运用得极为到位。比如:种植葡萄要处理好叶子与果实的关系,果实需要营养,必须控制叶子面积,一公斤的葡萄搭配一平方米的叶子最为合适。叶科技坚持走科技兴农路线,每年都要和区葡萄协会会员外出考察学习,并引进一些新品种。浙江精品水果展销会金奖、省“十佳葡萄”、首届宁波市“阳光玫瑰”擂台赛金奖……正是拥有这样一份匠心,近年来,叶科技种植的葡萄屡屡得奖,他表示,与葡萄种植业的前辈们相比,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上个月,记者在瞻岐镇方桥村玉枫家庭农场内看到,高标准栽培大棚里整齐地排列着一根根菌棒,一朵朵露水形状的“蘑菇”盛放在菌棒上,农场负责人虞朝航正忙着采摘头茬“露水松茸”。虞朝航是一名退役军人,退役后他从事过很多工作,如今他选择回到家乡投身农业,成为一名“农创客”。

“露水松茸”作为一种营养价值高的农产品,主要供应餐厅、酒店,但目前国内熟知的人群并不多。“目前,我们已经和本镇部分民宿、饭店建立了初步的战略合作关系。如果后期市场反馈良好,我也会扩大种植面积,提高产量,同时延伸产业链,比如把松茸加工成松茸酱,再包装成伴手礼。”虞朝航说,“做农民,我不后悔,我最大的梦想就是让普通老百姓吃到平价的松茸。”

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今年7月,在第三届“新时代·中国美丽城市、美丽乡村巡礼”暨2023中国(泰安)文旅融合创新峰会上,瞻岐镇获评“中国最美幸福宜居典范镇”,系鄞州唯一。

如何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近年来,瞻岐镇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中,走出一条绿色发展、强村富民的特色农业路。

“今年,在区供电公司的支持下,瞻岐镇全力进行农田环境整治,计划对全镇农用线路进行提升改造,整合农田上的各种线路,使农业用电更安全便利,农田环境更整洁美观。”瞻岐镇相关负责人称,为了实现以“山美、水美、田美”为目标的“全域美丽”,瞻岐镇在“细枝末节”上下足了功夫。

从农田环境到沿线面貌,从农村公路到生态步道,今年以来,瞻岐镇的农业基础设施实现了明显的提质升级。“从航拍镜头里看瞻岐,金黄的水稻田连绵成片,整洁的道路贯穿其间,阡陌交通,公路纵横,秋景美不胜收。”家住瞻岐镇的摄影爱好者沈冰说,如今的农田面貌已经在镜头下实现了“360度无死角”,扛得住“无美颜无滤镜”的高清镜头。

为了让农田更加富美,今年,瞻岐镇大力推进穿咸线整治,平整路面,对道路两侧的农棚田舍、废弃电线杆开展清除行动,沿线面貌焕然一新,成为村民茶余饭后休闲散步的好去处。

“杂草丛生、垃圾漂浮的河道早已成为‘过去时’,如今,岸美水清、白鹭翩飞在瞻岐已不再是梦想,而是随处可见的景观。”瞻岐镇南二村村民谢凯磊称,从自家窗户往外看,两岸柳叶低垂,不时有白鹭沿着西港横河的水面低飞。

西港横河的美丽生态面貌是瞻岐镇“五水共治”取得成效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瞻岐镇持续开展水清岸绿攻坚行动,取得了显著成效。“河长们定期巡河,发现问题立即督促整改,党员和志愿者认领政策宣传、河道保洁、扮美家园等治水先锋岗,全员动起来一起治水。”瞻岐镇相关负责人称,为了还原林绿水美的生态面貌,瞻岐镇实现条条有河长、处处有党员,最大限度地打通水体管护“最后一公里”。

此外,积水道路雨污管网修复、海水养殖尾水零直排全覆盖、大溪坑全面清理疏浚……在瞻岐镇,多项治水举措还在持续同步推进。“治水是一项长期的工程,我们会坚持不懈地干下去,以实际行动保护辖区水域,让村民的美好生活‘有点甜’。”瞻岐镇相关负责人说。

除了山、水、田等生态环境的全面改善外,瞻岐镇还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民生工程、开展生态保护修复等方式,打造星空露营基地等文旅项目,推进城乡建设品质提升,并大力开拓招商引资渠道,促进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目前,瞻岐镇不少渔业、果业都走上了观光旅游农业的道路,在家门口‘卖’起了风景。”记者了解到,随着瞻岐镇第三届乡贤大会暨第七届山海节、第六届山海节暨首届宋韵·米醋文旅节、“嵩江”研学等品牌打造,瞻岐镇农文旅小镇的知名度得到了切实提升。

下一步,瞻岐镇将根据全域旅游规划,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充分发挥“旅游+”叠加效应,不断围绕旅游业全环升级、全链条增值,以打造精品线、做强民宿和农家乐为抓手,并以重大项目为载体、为牵引,让更多的农旅、文旅项目落地瞻岐;培育发展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