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信息>计划总结
索引号 002969712/2022-89940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发布机构 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生成日期 2022-03-15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主题分类 政务公开 体裁分类 其他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鄞州区文广旅体局2020年工作总结和2021年工作思路
发布日期: 2022-03-15 16:50 信息来源: 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信息来源: 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2020年,区文广旅体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围绕鄞州在宁波当好浙江建设“重要窗口”模范生中当标兵、攀新高的要求,文旅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公共文化服务综合评估、文博事业发展水平和非遗保护发展指数均列全省第二;全市唯一入选中宣部第八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名单;获评“省级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全国市辖区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区”“中国乡村振兴发展示范区”“中国最具魅力文化旅游名区”等荣誉称号。现将年度工作汇报如下:

一、变中谋稳

踩下文旅活动“急刹车”。局党委第一时间吹响冲锋号,建立“八条专线、八个专班”疫情防控应急处置制度,开展“技防+人防”督导,及时关停全区所有工程场所,全面取消基层公共文化活动;打响涉疫旅游退团退订“攻坚战”。面对鄞州区涉及旅行团3571个、游客6.24万人、团费1.54亿元的涉疫旅游投诉退赔工作,局党委紧急抽调24人建立涉疫投诉和退团退订专班,按照“明、延、改、退、奖”5字工作方针和“三个一点”方案,创新引入第三方审核模式,在全市率先取得“三个百分百”完成和两个“零”的优异成效;把好平安建设“方向盘”。针对常态化防疫控疫期间的文旅大市场平安工作,动态开展市场监管,严格落实验码、测温、公筷公勺、“一米线”等防控手段和文明习惯。力争平安金鼎,助力文明城市创建,共出动执法检查2114人次,检查文化市场经营场所3076家次;制订出台全市首个跨部门《网吧禁烟工作计分管理实施办法》;开展非法卫星电视接收设施专项整治行动;办结行政审批类事项499件;深入推进“扫黄打非”、扫黑除恶系列行动;开展“安全播出广播电视应急演练”。

二、稳中向好

加强监测,指导复工。及时建立8个网格化企业复工指导专班,引导酒店、旅行社生产自救;全省首推为期一个月的“旅游企业线上公益培训”;形成《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旅游业调研报告》《鄞州区景区有序开放工作指南》等成果;首创住宿业“三张日报”监测法,对住宿业进行精密智控;多策并举,助力复产。制订《鄞州文旅产业疫后振兴行动计划》、印制《鄞州区关于应对疫情支持文旅体企业共渡难关的相关惠企政策汇编》等,用足用好各项纾困支持政策;在全市率先召开政银企对接会,举办文化旅游资源对接会;扩大内需,提振复苏。联合区委组织部开展疫情防控一线医务工作者和村(社区)干部疗休养活动;联合区总工会推出“鄞州人游鄞州”疗休养精品路线;配合市局开展“换个星家享宁波”活动;联合区商务局开展“万张消费券促回暖”活动;成功入选省级文旅消费试点城市,推出一系列文旅惠民消费季活动;累计发放各类文旅消费券超750万元,联合“去哪儿网”开展文化旅游惠民消费电子券发放促销活动;全区(不含东钱湖)长假期间共接待游客79.22万人次,与去年基本持平,实现旅游总收入7.35亿元,同比增长22.34%。

三、好中求进

“三个率先”启动。率全市之先启动2020鄞州“季”节活动,全年共举办各类旅游节庆活动120余场次,吸引游客150余万人;率全市之先在沪举办首场旅游推介会,发放6万份鄞州景区对折门票,撬动6000万元旅游消费;率全市之先赴延吉市组织开展宁波千人团,中国国旅(宁波)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与延吉文化国际旅行社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120余人参加;推动提质增效。三季度我区规上文创产业增加值总量78.6亿元,增速7.3%,总量排名全市第2;规上文特产业增加值总量50.4亿元,总量排名全市第2。1-12月实现限上住宿业营业额17.7亿元,增速-4.8%,排名全市第四。产业发展扭负转正,7月首次实现正增长,12月增幅最高。新增文旅产业投资11.5亿元,新增各类文旅企业超300家,注册资金合计约14亿元,全年接待喜马拉雅等客商20余批次;撬动服务惠民。开展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在旅游景区类、文化场馆类等重点公共场所领域进行服务大提升。“艺起来”全民艺术普及平台全年采购涵盖音乐、舞蹈、戏曲等2666次课程;在9个镇30个村文化礼堂举办2020年“艺起来”鄞州区基层文艺团队综艺巡演60场;空中“中央课堂”创建为省级样板,推出各类直播讲座80余期。

四、进中突破

品牌活动方兴未艾不拉下。“立德树人 美育启智”云端音乐课在我区录制;文化馆建馆70周年系列活动圆满落幕;王应麟读书节开启2.0时代,首秀“悦读鄞领y计划”;全新推出“鄞州晚七点”和“美育进楼宇”活动;举办鄞州正在唱——“爱我家园”全民歌会;评选鄞州区首批“诗画浙江·百县千碗·鄞州十碗”特色美食体验(示范)店、旗舰店;专题拍摄“旅游短视频”《带你走进鄞州和东钱湖的十二时辰——果小桃》;设计“疗休养”“会奖旅游”“自驾游”“乡村旅游”四大主题特色旅游线路;推出“三金一嵌”和“渔棉民俗”非遗研学游线路;推出“新鄞州新发现——2016年以来鄞州区考古成果展”;创建活动马不停蹄不止步。逐步推进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横溪镇成功创建省级旅游风情小镇、年底与咸祥镇又成功创建省4A级景区镇;慈舍集合里获评浙江省金宿,“席地而坐”示范景区全覆盖、16个村庄景区化创建和20个新建改建旅游厕所建设目标顺利完成;12家企业入选首批“诗画浙江·百县千碗”省、市级特色美食体验店名单;邱隘镇回龙村成为省文化示范村。项目推进紧锣密鼓不停顿。我区旅游在建项目16个,其中年内竣工完成项目2个,实际完成投资30.76亿元,完成全年度投资计划的 101.52%;新增石里花岛生态科创小镇、十方牧云小镇、天童康养小镇、天宫庄园城郊十园等超亿元文旅产业项目4个,凰山岙农旅小镇项目、南苑假日酒店项目建设工程进展顺利,爱珂演艺广场项目、金银彩绣艺术馆相继启动;指导完成周尧昆虫博物馆新馆建设及推进吴永良艺术馆项目建设。

2021年工作思路

2021年,我们将再接再厉,在推动我区高质量发展中打造全新增长极,谱写鄞州文旅发展新篇章。

一、主线一纵贯

谋深谋实、做强做大“建党100周年、宁波建城120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创作一批反映党光辉历程、缅怀革命先烈、讴歌时代华章的优秀文艺作品;建立健全“干部为事业担当、组织为干部担当”的良性互动机制,全力做好党建工作、意识形态工作、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加强党风廉政警示性教育,依托“三清单”运行法推广工作,持续开展梳廉脉、说廉事等五大工程。

二、融合一体系

率先推进“浙东唐诗之路”资源摸底梳理工作,整合海丝文旅资源,打造一条诗路文化带;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音乐中心和艺术·经济协同中心,开展人才培训、活动策划等方面全方位合作,加快打造乡村振兴升级版;通过鄞州风雅、鄞州季节、鄞州味道三张地方“金名片,讲好标点符号“缺少成对鄞州故事”。

三、建设一盘棋

按照规划要求,做好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复评,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等创建工作;推进区级文化馆、鄞州音乐厅、华茂图书馆、周尧昆虫博物馆、吴永良艺术馆、全域旅游服务中心等设施建设和提升,加快大梅山区域开发建设,筹建鄞州全民健身中心,新增城市书房10家;推进南苑假日酒店、新世界瑰丽酒店、丽思卡尔顿、英迪格酒店等6家中高端酒店建设,推进爱珂演艺广场、凰山岙农旅小镇、十方牧云小镇、天宫庄园二期、观心山舍民宿综合体等项目建设。

四、产业一条龙

鼓励线上消费、体验消费、竞赛表演消费等消费新模式,培育“文化+”“旅游+”等消费业态,培育爱珂文旅、酷乐潮玩等重点消费企业,举办文旅惠民消费季;大力发展夜经济,探索推出“夜间文旅消费券”,打造“四夜”品牌;协同打造“山丘市集”,用文艺表演点燃市民的消费热情;筹办“钱湖音乐节”;发掘塘溪四大名人故居、芦浦暴动纪念馆等人文历史内涵,推动百年百件文物精品展、羽人竞渡文物专题报道等文博领域重大项目及活动。

五、文化一脉相承

挖掘、研究、阐释鄞州区优质的文化基因,打造文化基因工程的“一表、一文、一库”,推进芦浦村音乐小镇、童夏家村哲学小镇品牌建设,开展王应麟文化系统整理,重新挖掘梁祝文化;推进“中国博物馆文化之乡”建设,开展博物馆“景区化”建设,推进“三字经”蒙学非遗申报,统筹盘活文旅资源,构建大嵩江沿岸“绿色休闲旅游带”;推进“大师公开课”“天天系列”“艺起来”“阅起来”“数字文化总分体系”等品牌建设,推动公共场所服务大提升活动,打造一群示范点位、培育一批惠民品牌、推出一套服务标准,继续探索社会力量办文化、文博路径。

六、治理一揽子

构建文旅系统治理新体系,推进数字化转型,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实施数字文化馆、数字图书馆等数字场馆建设工程,做好非遗项目储备库、旅游厕所百度地图标注等;探索文旅市场巡查进综治网格平台,推动文旅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巩固《网吧禁烟计分制度》,组织开展各类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专项整治,保障安全播出,开展安全生产培训和安全隐患大排查;通过各类人才政策,建立“引育用管”人才建设体系,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完善系统行业“动态人才库”,确保文旅基业长青、后劲迸发。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