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971695/2021-76056 | ||
组配分类 | 医疗卫生 | 发布机构 | 姜山镇 |
生成日期 | 2021-07-02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主题分类 | 卫生 | 体裁分类 | 其他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疱疹性咽峡炎,有必要了解下! | ||
发布时间: 2021-07-02 09:14 信息来源: 姜山镇 信息来源: 姜山镇 | ||
|
||
进入夏季,温度升高,雨水渐多,正是病毒繁衍滋长的季节,疱疹性咽峡炎也进入高发期。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急性传染性咽颊炎;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传染性很强,传播快,遍及世界各地,呈散发或流行;夏秋季为高发季节,一般主要侵犯1-7岁的小孩,尤其是五岁以下三岁以下的孩子特别多见。 疱疹性咽峡炎主要有两种传播途径:一个是病从口入,另外一个就是通过呼吸道传播。从学术上来说,符合以下3条标准可确诊为疱疹性咽峡炎:1. 急性起病;2. 主要症状:咽痛、发热;3. 主要体征:咽部充血,散在灰白色疱疹,疱疹一般出现在发烧24小时以后,位于悬雍垂、咽喉壁、扁桃体及邻近软腭等处。口唇黏膜及手、足、臀等部位无皮疹。 一般治疗: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适当休息,清单饮食,做好口腔护理。吞咽困难者短期予静脉输液支持。对症治疗:发热等症状采用解热镇痛药和/或清热解毒中药治疗,咽痛明显者可局部使用口腔喷雾剂。密切观察:因疱疹性咽峡炎与手足口病病原重叠,个别病例有发展成为手足口病的风险。谨慎用药:一般情况下,不需要预防性应用抗菌素。合并处理:如果合并扁桃体化脓性感染,血常规中性粒细胞比例和计数升高者可给予大环内酯类抗菌素如阿奇霉素或1、2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3-5天。 一般来说,疱疹性咽峡炎预后良好,控制疱疹性咽颊炎主要是在病毒感染时期控制体温,包括局部的症状,做到以下几点:1.避免去人多的地方:疱疹性咽峡炎传染性很强,疫情高峰期避免去人多的公共场合。家长可以询问孩子,学校有没有小朋友高烧,嗓子疼。2.注意口腔卫生:保持口腔清洁,多刷牙勤洗手,餐具用烫水消毒。大人不要用孩子的被子,碗勺。3.清淡饮食:疾病症状表现出口腔疼痛明显,孩子大多有拒食现象。建议多吃点清淡流质食物,比如稀饭。等病情好转后可食用煮烂的面条。4.物理降温:物理降温包括有温水擦浴、冰块冷敷等。不论采用何种降温方法,都应同时在足心置热水袋,可减轻脑组织充血,促进散热。5.严重病症处理:进食困难时,可以去医院采取大静脉营养合剂,采用生理盐水或3%过氧化氢含漱;中药治疗对此病有一定效果,应根据病情医嘱选择用药。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