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宁波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十大实事”发布

发布日期:2021-11-29 14:55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区地方金融监管局

强服务、强产业、强改革、强监管、强治理

以“五强”为引领 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

为建好共同富裕先行市和打造现代化滨海大都市提供有力金融支撑


1.金融“三争三服务”活动迭代升级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全市金融系统以党史学习教育为抓手,以供需匹配为目标,升级专班牵引服务力度,接续开展金融“三争三服务”行动,配套“四链四台四化”统计监测与晾晒督导,全力以赴疏堵点、通链条、促循环。金融行动多层覆盖。针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群体,统筹开展扫金融需求、首贷户拓展、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提升、疏堵通链促循环、上市公司扩量提质、甬助老·百千万、金融助力乡村振兴、保险服务百万群众等15个专项行动,引导金融活水精准流向实体经济。9月末,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速高于全省2.9个百分点,涉农贷款同比增长13.8%。金融队伍一线攻坚。借助“强党建育人才提形象”行动,持续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组织青年宣讲团进社区、下基层宣讲,动员党员干部、人才助创专员、金融顾问到一线攻坚。全市金融顾问扩面服务千家重点企业,落实融资需求超67亿元。“甬贸贷”“易跨保”等产品惠及小微外贸企业超4万家,放贷300余亿元。金融指标争先进位。前三季度全市金融业实现增加值832.7亿元,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8,占GDP比重8.1%,行业总资产突破4万亿元。9月末,存贷款余额分别达2.68万亿元、2.85万亿元,同比增长10.5%、13.4%。金融已成为全市第四大贡献产业和第七大支柱产业。


2.市金融业“十四五”规划出台

7月13日,《宁波市金融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正式出台。未来五年,宁波金融业将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一主线,坚持新发展理念,以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和深化金融改革为方向,坚持趋势场景化、场景项目化、项目资本化,打造金融场景应用深化实践区、保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区、普惠金融精准优质服务试验区、金融数字化改革引领先导区等四大特色金融,力争到2025年,建成辐射范围广、影响力大的产业金融创新中心和区域性金融中心,市金融业总资产突破6万亿元,金融业增加值达到1400亿元,占GDP比重达到8.2%,本外币贷款余额达7.68万亿元,地方法人金融机构达到36家,境内外上市公司达到200家,金融从业人员达到13万人,不良贷款率控制在1.5%以内。


3.“国字号”改革试点实现金融全领域“大满贯”

1月,宁波股权交易中心入选全国首批区域性股权市场创新试点。这是我市继国家保险创新综试区、国家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后,获得的首个国家级资本市场改革试点头衔,实现了银证保全领域国家试点“大满贯”。以国字号试验区为抓手,我市持续推进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奋力当好国家改革创新的开路先锋。国家保险创新综试区五周年建设成效斐然。争创国家保险服务“双循环”示范基地,今年新推项目22项,累计首创或深化国内领先项目超200项、输出复制34项。五年内全市保费收入、保障额度、保险资产分别增长71%、223%和59%,保险资金引进量居全省首位,小微企业融资额(超500亿元)和助企降本减负额(30余亿元)居全省前列,打响了具有宁波辨识度的保险创新“金名片”。普惠金改试验区交出亮眼“期中答卷”。以促融资惠民生为主线,加快树立“数字普惠”品牌。累计出台几十项普惠专项政策,推出创新项目200余项,开展试验区推进月活动,形成了市县联动、部门协同、市场主体踊跃参与的工作格局。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提升、首贷户拓展、“微担通”等做法在全国全省形成示范效应,普惠小微贷款增速超40%。区域性股权市场全国创新试点稳步启动。市政府办公厅印发试点建设实施方案,明确重点任务。甬股交新设“专精特新”板,累计挂牌企业3076家,培育11家企业在A股上市,28家已成功登陆新三板,有效夯实多层次资本市场塔基。


4.金融支持自贸区建设亮招频出

在全国金融开放政策的整体推动下,宁波市在外管服务创新、区域金融市场高水平双向开放等领域先行先试。先后获批新型离岸国际贸易、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等两项改革试点;出台QFLP和QDLP试点管理办法,引入3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落户宁波片区,注册资本合计5.5亿美元,获批10亿美元的QDLP境外投资试点额度;推动跨境人民币结算便利化创新化发展,制订出台《金融支持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宁波片区跨境人民币结算便利化方案》,支持优质企业开展以能源、化工、铁矿石等大宗商品为标的跨境人民币转口贸易。同时,进一步深化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覆盖范围拓展至体现宁波特色的国际运输、技术服务等服务贸易领域,推进资本项目外汇收入支付便利化试点,放宽跨国公司资金集中运营业务准入门槛,将准入条件由国际收支规模超过1亿美元下调至5000万美元,允许境外机构境内外汇账户(NRA账户)结汇。今年以来,新增1家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银行、27家试点企业;首单NRA账户结汇业务成功落地;跨境人民币结算量已破千亿,达1201.63亿元;资本项目外汇收入支付使用覆盖率超80%。


5.宁波A股上市公司突破100家

6月28日,宁波色母粒股份有限公司在深交所上市,成为宁波第100家A股上市公司。宁波A股上市公司总数较2015年实现翻番,数量排名跃居全国各城市第7位,跑出了令人瞩目的“宁波加速度”。站在“百家”新起点上,我市马不停蹄启动了新一轮“凤凰行动”宁波计划,以全产业引领、全周期参与、全链条保障的理念,进一步加大推进企业上市和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根据《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入实施“凤凰行动”宁波计划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十四五”期间,宁波将深入开展资本市场主体倍增、上市公司质量跃迁、中介机构聚变升华、数智赋能资本先行、金融生态品质提升五大工程,力争到2025年末,全市境内外上市公司数量达到200家,上市公司总市值超过3万亿元,实现“双倍增”。同时发挥资本市场助力转型升级作用,打造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力争到2025年末,新增获评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小巨人”上市公司50家以上,新增高端服务业上市公司25家以上,5年内新增直接融资及并购重组规模超过1.2万亿元。

1-11月,宁波合计新增上市公司12家、过会企业7家,其中球冠电缆成为全国首批北交所上市公司,境内外上市公司总数达124家,总市值超1.85万亿元。资本市场“宁波板块”蓝图正擎,新篇将展。


6.“浙里甬e保”保险数智平台服务千万群众

“浙里甬e保”作为服务共同富裕的民生普惠工程、“甬有”健康的公共服务应用,凭借数字化改革东风,以健康保险小切口,满足民生保障大需求、大场景,进一步织密、织牢共同富裕的社会保障网。“浙里甬e保”依托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打造定制化产品、零感知理赔、区块链风控、跨区域结算四大核心场景,构建健康保险数智服务应用,为广大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保险服务。目前,“浙里甬e保”已在全国范围内连接了4410家医疗机构和50余家保险总部,并实现杭州、广州、青岛等10余个城市复制推广,服务人民群众超过1200万人。同时,优化理赔程序,提供基于区块链的“零感知理赔”服务,参保人群的体验感和获得感明显增强。公正公平、透明高效的理赔服务得到了参保群众的认可,患者家属送来感谢信、锦旗,为“浙里甬e保”点赞。浙江省委书记袁家军考察宁波时专题听取“浙里甬e保”建设情况汇报,充分肯定创新实践方向对、有意义。“浙里甬e保”入选浙江省数字社会第一批最佳应用,并在2021年宁波数据开放创新应用大赛中获一等奖。


7.宁波政策性融资担保增信风险惠及万户

经过两年的努力,我市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已基本建成,宁波特色的一体化融资增信体系加速推进。9月末,全市政策性融资担保在保户数首次突破10000户,在保余额200亿元,持续保持全省第一。机构体系基本建成。市融资担保公司增资至20亿元,区县(市)担保机构注册资金普遍达到2亿元,以市级机构为龙头、区县(市)政府性机构为骨干、优质民营机构为补充的全市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体系基本建立。政策体系日趋完善。在构建以《关于推进全市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为核心的“1+3+5”政策体系基础上,又出台《宁波市深化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体系改革助力融资畅通工程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发展方向进一步明晰。管理体系初步理顺。组织领导、部门联动、行业监管体制和专业化运营、市场化激励机制基本建立,属地财政部门、金融部门与政府性担保机构的联系更加紧密,业务拓展的内生动力逐步增强。风险体系全面落地。“区(县)市担保机构-银行机构-市融资担保公司一国融基金”(4-2-2-2)风险分担体系全面落地。9月末国融基金分险业务在保余额152亿元,位居全国各省(区、市)第12位,计划单列市第1位;市融资担保代偿基金的增信、风险功能充分发挥,基金放大倍数近80倍。


8.甬金通标点符号”缺少成对金融大脑启动建设

2021年11月19日,“甬金通”数智金融应用场景项目(一期)通过市发改委批复,标志着“甬金通”项目正式进入建设实施阶段。该项目是深入贯彻全省金融工作座谈会上浙江省委书记袁家军的指示精神“以数字化的思维、方法和手段促进金融理念创新、制度创新、模式创新,探索构建‘金融大脑’”的重要举措。项目按照《“甬金通”数智金融(金融大脑)场景应用改革实施方案》推进实施,该方案经8月12日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九次全体(扩大)会议暨全市数字化改革工作推进会审议,以探索“金融大脑+数字银行”为目标,围绕“融、通、信、策、治、制”改革突破点,按照“政府搭台、市场创新、数智治理”原则,综合集成金融各类数据、应用和系统,升级建设集“金融服务、风险防控、决策治理、区域金改”功能于一体的“甬金通”数智金融应用场景,健全数字金融生态体系,实现金融数据动态分析、金融需求精准感知、金融资源高效配置、金融政策精准直达、金融产业高质量发展、金融风险有效防范,全面提升宁波金融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


9.推动《浙江省地方金融条例》贯彻落实

自今年1月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正式挂牌以来,我市围绕省地方金融条例宣传贯彻落实,多措并举,筑牢金融生态基本盘。搭建央地金融监管协作体系。加入省金融委办公室地方协调机制,研究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问责办法,全面梳理金融领域风险,增强区域金融风险信息共享、重大风险处置联动、重点机构管理协同能力,圆满完成建党100周年维稳安保任务。规范地方金融组织发展。坚持建章立制和全面“体检”并举,出台我市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行、融资租赁公司等地方金融组织监管工作指引,基本实现7类机构现场检查、监管评级全覆盖,配套地方金融组织“提质增效”工程,择优批设新增机构、清退压降存量机构、做强做专头部机构,小贷、典当、融资担保等行业在机构总数减少情况下实现营收利税稳步增长。严控金融风险稳固筑底。辖内银行业主要风险指标向好,全市不良贷款量、率双降。持续整治金融乱象和非法金融活动,非法集资案件数和涉案人数同比双降,陈案处置取得成效,处非宣教持续扩面。强化企债风险缓释防范,推进上市公司风险防范化解,确保私募基金行业风险基本可控。


10.“天一甬宁保”广受市民好评

“天一甬宁保”是由市医疗保障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宁波银保监局联合指导推出,我市10家保险公司共同承保的城市普惠型补充医疗保险,与基本医保紧密衔接,旨在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医疗保障需求,进一步提高广大宁波医保参保人员应对高额医疗费用负担的能力,织密、织牢共同富裕的社会保障网。参保人不限户籍、不限年龄、不限职业、不限健康状况,无须体检,只要是宁波市基本医保参保人都可参保,破解了老年人、既往症病人“投保无门”的难题。

“天一甬宁保”每人每年139元,最高可获得300万元医疗保障。保费支持医保个人账户历年余额支付,可为自己和同为宁波医保参保人的父母、配偶、子女缴纳保费。产品突出保大病、保重病,覆盖住院、特病门诊自费医疗费用、恶性肿瘤处方外配自费医疗费用、罕见病药品费用和质子、重离子医疗费用。

“天一甬宁保”受到了市民群众的欢迎,覆盖了全市27.1%基本医保参保人,新增风险保障超6万亿元,参保年龄最小为出生26天的婴儿,最大为109岁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