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助阵、成立联盟、项目签约……这场技术转移论坛看点满满!

发布日期:2020-12-17 10:57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区科技局

为加强企业与各高校、科研院所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企业科技创新与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12月11日,中国宁波技术转移高峰论坛暨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进鄞州活动如期举行。

高校、科研院所、长三角地区技术转移服务联盟单位代表,产业技术研究院、科技大市场分市场、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商协会等代表,以及数字信息、智能制造、新材料、智能家电、高端汽配等领域企业代表及区重大平台、双创平台代表近300人齐聚一堂。

原国家科技部副部长吴忠泽,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志磊,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志镇,宁波市科技局副局长、外国专家局局长徐刚,宁波市科协党组成员、秘书长施英,宁波市鄞州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戴华祥出席活动。

原中国科协党组成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王治国,中国科学院院士赵淳生以及加拿大前安大略省研究、创新和科学厅厅长莫伟力在线送上云祝福。

活动针对技术转移领域热点议题,邀请业内专家和企业,共同研讨推动技术成果转移转化工作高效开展策略,促进科技成果的高效转化,提升企业协同创新能力,实现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快速提升。

鄞州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戴华祥表示,今年以来,以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为抓手,鄞州大力打造“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升级版,在今年前8个月,鄞州区完成高新技术产业投资25.03亿元,同比增长32.9%。截至目前,鄞州全区人才总量达41.3万,市级以上人才项目、省级以上博士后工作站、国家级孵化器及众创空间等重点指标总量均居全市第一。为补齐科技成果转化“两头难”短板,鄞州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米”,畅通“企业开单+院校答题+成果转化”的绿色通道,实现了科研围着产业转、院所带着企业创。希望科技成果在宁波及长三角地区积极转化,进一步推动地方产业发展。

宁波市科技局副局长、外国专家局局长徐刚表示,当前,宁波正面临国家战略交汇、改革试点叠加、区位优势凸显、要素加速集聚等重大机遇。宁波持续加大科技投入,发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研发投入大幅增加,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宁波“科技创新2025”重大专项已在新能源汽车等10个重点领域部署实施项目240个,已有110个项目取得阶段性进展。截至目前,全市有69家重点产业技术研究院,集聚各类科研人才超3万名,已成为创新人才的“蓄水池”。

宁波市鄞州区科技局局长虞文平上台发布鄞州科技创新发展报告,中关村巨加值科技评价研究院理事长何小敏上台就鄞州科技创新发展报告做简要介绍。

为进一步推进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推动长三角枢纽型技术交易市场建设,打造有全球影响力的技术交易平台,杨浦科技大市场、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昆山分中心、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汾湖分中心、柯桥区科技大市场、长三角(杭州·江干)科技大市场、富阳区科技大市场、海曙区科技大市场、鄞州区科技大市场等8家长三角地区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共同发起成立了长三角区域技术转移服务联盟。

随后,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东海研究站与宁波荣大昌办公设备有限公司,上海大学与宁波基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宁波精成车业有限公司,宁波大学与宁波荣科迈特数控刀具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与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进行校企合作项目签约仪式。

今年,区科技局持续开展鄞州企业走进高校活动,探索本地院校与企业的长效合作机制,与浙江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省内外30多所高校形成了常态化走访机制。以提供需求精准、专业精准、对接精准的服务,实实在在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优质企业主体与高校院所智力支持成为科技成果转化强大动力。活动现场,为音王电声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宁港永磁材料有限公司、茵德斯工业设计(宁波)有限公司、宁波维真显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宁波中车时代电气设备有限公等5家企业颁发2020年度优秀成果转化项目。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大宁波理工学院、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浙江万里学院、宁波诺丁汉大学获得2020年度优秀合作单位奖励。

为推动高端技术转移人才培育和专业化队伍建设,2018年以来,鄞州区通过 “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宁波实训基地”持续开展技术经纪人培训,截至目前累计培养技术经纪人220名,现场还为6名优秀技术经纪人进行颁奖。

主题分享环节,原国家科技部副部长吴忠泽进行《“双循环”战略下的科技创新》主题演讲,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志磊带来《智能制造和创新设计》主题演讲,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志镇进行《信息时代:一代材料一代技术,5G技术需要宽禁带》主题演讲,宁波永新光学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毛磊就《科技创新打造制造业的新发展格局》进行主题演讲。

活动进行全国直播,来自全国各地的科技协会及科技工作者们通过云上参会的形式关注本次活动。区科技局负责人表示,通过举办活动,对接各方优势资源,促进科技成果高效转移转化,加强创新软实力,助力我区打造“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升级版,建设全国一流人才强区和创新强区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