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鄞州区人民政府关于高水平建设“四好农村路”的实施意见(鄞政发〔2018〕101号) |
发布日期: 2019-01-07 信息来源: 区政府办 信息来源: |
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直属单位: “四好农村路”是指建设好、管理好、养护好、运营好的农村公路。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好农村路”建设重要指示精神,高质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高水平建设我区“四好农村路”,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高水平建设“四好农村路”的实施意见》(浙政发〔2018〕24 号)和《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高水平建设“四好农村路”的实施意见》(甬政发〔2018〕70号)精神,结合我区实际,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决策部署,按照区委区政府深入推进“名城强区”战略,进一步咬定目标、聚焦重点,精准施策、攻坚克难,狠抓落实、务求实效,全力推进我区“四好农村路”建设,为“两高四好”示范区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二、工作目标 到2020年,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82.1公里 (含建设通自然村公路、断头路17.5公里,提升改造准四级及以上的低等级公路22.7公里,新改建通镇、景区等公路41.9公里);实施路面维修115公里、安防工程10公里,改造危桥病隧12座,建成普通公路服务站16个;建设改造村级农村物流服务点220个,使鄞州区“四好农村路”达到“畅、安、舒、美”的全国先进水平,建设、管理、养护、运营机制全国领先,与美丽乡村建设深度融合全国领先,对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支撑引领作用全国领先。到2035年,全面建成具有鄞州特色的高水平“四好农村路”,为我区高水平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三、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完善机制,落实责任。落实各级政府主体责任,完善政策机制,明确工作职责,形成“以镇为主、乡村联动、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统筹推进建设“四好农村路”各项工作。 二是坚持民生为本,精准施策。把惠民、利民、便民贯穿农村交通发展全过程,注重地区差异和农村交通发展实际,聚焦经济不发达镇、山区、库区、革命老区,着力解决最基层、最困难群众出行问题,努力提供更贴心、更便捷、更安全的农村交通出行服务。 三是坚持改革创新,提升水平。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引领,加快农村路建、管、养、运体制机制改革,突出高质量、引领性、现代化,创新思路举措,全面落实“两个高水平”要求,全方位提升农村交通现代化水平。 四是坚持因地制宜,统筹兼顾。注重建设与沿线开发、整治与自然环境的整体协调,结合沿线地形、地貌,科学确定工程方案。做好与城镇规划、产业布局、旅游服务等的深度融合,发挥好交通对经济增长的支撑引领作用。 四、主要任务 (一)坚持规划引领。按照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科学编制区级“四好农村路”中长期发展规划,与新动能培育、城乡统筹发展、综合交通、全域旅游等规划紧密衔接,形成规模适度、结构科学、功能完善、安全可靠的农村交通网络。 (二)全面提升农村路管理水平。加大公安、交通联合执法力度,重点查处违法超限运输、非法营运、损坏路产路权等行为。发挥村规民约作用,实现政府治理与村民自治良性互动,切实防止、及时制止各类破坏、损害公路设施行为。推进农村交通安全社会化治理,强化农村交通秩序整治,深化交通安全宣传教育,降低农村交通事故发生率。 (三)全面提升农村路通达通畅度。聚焦偏远镇、山区、库区、革命老区,重点提升改造通镇、景区公路,建设通较大自然村公路,打通区域“断头路”,打造一批资源路、旅游路、产业路。 (四)构建科学高效养护体系。推进镇“四好农村路”管理站和服务站建设,加快建立以质量和安全为核心的信用评价体系,构建公平有序的养护市场环境。定期开展农村路路况检测评定,加大农村路维修力度,优良中等路率达92%以上。 (五)狠抓农村交通平安建设。全面推进农村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完善穿镇、穿村及交叉口的交通安全警示标志,及时加固危桥危隧,及时更新渡船改造渡口。完善应急抢险体系,加强应急基地和队伍建设。 (六)着力攻坚农村路场站建设。坚持“城乡统筹、资源共享、路运并举、客货兼顾、运邮结合”,推进城乡交通运输“路、站、运、邮”协调发展。完善城乡运输场站网络体系,加快建设融农村物流、农村客运、乡村旅游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乡镇综合运输服务站,改善农村特色产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人口密集区域的道路运输场站条件,鼓励和支持农村客货运场站用地依法立体开发便用。推动城乡交通运输与供销、旅游、电商等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和融合发展。 (七)大力发展农村现代物流。健全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和配送网络体系,推动“互联网+农村物流”发展,培育跨区域农村物流品牌企业,建设农村物流示范项目和县级农村物流服务示范物流站场。新建、改造、提升村级农村物流服务点220个。创新发展城乡货运公交、农村物流班车、小件快运等农村物流模式。 (八)全面推进美丽经济交通走廊建设。以美丽经济交通走廊示范县为载体,建设美丽农村公路走廊,打造一批美丽经济走廊省级示范路,最美交通走廊示范镇(街道)和最美公路。结合“三改一拆”“两路两侧”“四边三化”整治以及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美丽乡村建设等专项行动,提升农村路路域环境,打造“畅、安、舒、美”的通行环境。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区政府成立鄞州区高水平建设“四好农村路”工作领导小组(具体名单见附件),负责“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的指导、督查和考核。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加强组织领导、监督管理和资金筹集,形成“县道县管、乡村道乡镇统管”机制。 (二)加强要素保障。建立以区级公共财政为主、镇级财政为辅、社会资金适当补充的资金筹措机制。区级财政在财力许可范围内安排专项资金通过项目补助方式给予支持,重点加大对全区农村公路大中修及欠发达镇农村公路建设补助力度。鼓励通过道路冠名权、沿线产业园区建设、旅游资源开发等方式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合理安排土地利用计划,切实保障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用地。 (三)加强监督考核。建立健全分级负责、上下联动的抓落实机制,区政府将“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纳入对各镇的年度考核,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督查检查和考评通报,各镇政府要加大对“四好农村路”工作的监督考核力度。 (四)加强长效管理。深化“四好农村路”三级“路长制”,建立完善长效工作机制。区政府主要领导任县级公路总路长,其他领导分别担任具体县道的路长;镇政府主要领导任乡级公路总路长,其他领导担任具体乡道的路长;村委会主任担任村道路路长。各级路长负责农村路建设、管理、养护、运营和路域环境整治工作,协调解决突出问题。 (五)加强舆论宣传。要大力开展“四好农村路”示范镇创建活动,创新载体和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凝聚全社会知路、爱路、护路合力,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合力推进我区高水平建设“四好农村路”的良好氛围。 附件:鄞州区高水平建设“四好农村路”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宁波市鄞州区人民政府 2018年11月26日 附件 鄞州区高水平建设“四好农村路” 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组 长:朱剑涛 副区长 副组长:李建卫 区政府办 王 辉 区交通运输局 成 员:唐元震 区农办 高毓武 区发改局 郑光华 区公安分局 陈 文 鄞州交警大队 叶良春 区财政局 朱永祥 区国土资源分局 王丽萍 区环保局 陶秀国 区规划分局 谢登峰 区住建局 巩小亮 区综合执法局 阮鸿荣 区交通运输局 朱世炯 区水利局 顾琦峰 区农林局 施国裕 区文广新局 盛晓东 区供销社 方 杰 瞻岐镇政府 李晓峰 咸祥镇政府 吴 斌 东吴镇政府 陈 基 塘溪镇政府 林东波 五乡镇政府 吕 辉 邱隘镇政府 葛立邦 云龙镇政府 童明彪 横溪镇政府 章 斌 姜山镇政府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交通运输局,阮鸿荣兼任办公室主任,谢小亮任常务副主任。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